近期,记者跟随全国人大组织的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实地走访发现,10多年来,江苏坚持铁腕“治太”,大批关停太湖流域高污染企业,全部拆除湖区围网养殖,流域污水处理总能力大幅提升,太湖治理成效显现。
铁腕清除流域污染源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太湖水质恶化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于流域地区超出环境容量的工农业生产活动。
东太湖是太湖下游一处狭长形湖湾,由于过度养殖、围垦,湖泊富营养化曾不断加剧,湖区泥沙淤积,湖泊逐渐走向消亡。“以前是临湖却看不到湖,在远处就能闻到腥臭味。”苏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08年开始,东太湖实施退垦还湖、拆除围网等治理工程,大堤沿线生态也得到修复,而今的东太湖已成为当地居民的休闲去处。
位于无锡西南方的蠡湖属于太湖内湖,因范蠡泛舟其上而闻名。由于长期不合理开发,蠡湖一度成为太湖水污染重灾区,水质常年处于劣Ⅴ类。为了从源头上控制污水流入,蠡湖周边铺设截污管道,污水全部集中处理。眼下的蠡湖已成为波光潋滟、风光旖旎的国家湿地公园。
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太湖流域累计关闭化工企业5000多家,关停重污染及排放不达标企业1000余家。
近年来,太湖流域新增污水管网600公里以上,污水处理能力848万吨/日,为2007年的2.6倍,已基本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统筹协调治理与发展
大力度关停企业和拆除围网养殖,曾对太湖流域地区经济发展带来阵痛,但同时也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为绿色发展带来契机。
数据显示,苏南地区三次产业比重已从2007年的2.2:60.6:37.2,调整为2018年的1.5:47.7:50.8,其中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占比超过45%。
为引导太湖流域绿色发展,苏州、无锡等地探索生态补偿立法。苏州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顾杰介绍,2014年,苏州在全国率先制定了《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近年来,苏州已累计投入生态补偿资金超过80亿元,而太湖流域的镇村是生态补偿资金获益最集中的地方。
濒临太湖的柳舍村因临近太湖水源地,发展企业受到限制,曾一度是当地的经济薄弱村。得益于生态补偿政策,依靠清新的村居环境,柳舍村已改造成特色田园乡村。小桥流水、白墙黛瓦的乡村环境,让柳舍成为一处“网红打卡”景点。每到周末,村里的民宿一房难求。
“太湖治理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费志良表示,目前苏南地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群。在2018年公布的第一批江苏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中,苏南地区占44%。
水质趋好仍需久久为功
近年来,太湖流域水环境持续改善。数据显示,今年1-8月,太湖湖体平均水质为Ⅳ类,而2007年为劣Ⅴ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55.6,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15条入湖河流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其中7条河流水质较去年同期改善1个类别。
自2007年暴发蓝藻水危机事件以来,太湖已连续11年实现国务院提出的“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的目标。太湖正逐渐恢复昔日鱼翔浅底、碧波荡漾的美景。
太湖水质稳中趋好的同时,也应看到水质改善的“边际效益”在递减,太湖治理已进入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
“总磷等个别指标降幅空间有限,成为制约太湖流域水质改善的最大短板。”费志良说,太湖“藻型生境”尚未根本改变,蓝藻湖泛隐患不容忽视。太湖流域产业结构仍然偏重,污染排放总量依然超过环境容量。
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仍需久久为功。费志良表示,下一步,在贯彻国家太湖治理总体方案、落实江苏省各项太湖治理规划方案基础上,将抓好工业污染防治、提升城乡生活污染治理水平等六大类关键性工程,攻坚克难、精准施策,进一步改善太湖水质和流域生态。
文/记者 郑生竹
编辑/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