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段志敏成为了首个单人皮划艇往返琼州海峡的第一人,这一天恰好是他爱人的生日。
经营着一家传媒公司的他,此番的目的就是挑战自我,突破极限。在返程最艰难的时候,他一度想要弃艇游回对岸,但最终完成了挑战。
无意中发现潜力 决定挑战更高极限
段志敏经营着一家传媒公司,接触皮划艇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但在北京生活工作,并没有太多机会训练皮划艇,每次他都是借着度假的机会去海边划皮划艇。
有挑战往返横渡琼州海峡的想法是从2017年开始的,段志敏与家人去越南度假,在海边划皮划艇达到8公里多的距离,这是他划皮划艇距离最长的一次,但他觉得毫不费力,他估计以这样的强度划皮划艇他至少可以划20公里。
随后段志敏就在网上查找20公里左右的海域,希望能够挑战一下自己的极限。结果就查到了平均宽度29.5公里,最窄19.4公里的琼州海峡。
2018年5月,段志敏驾驶皮划艇挑战琼州海峡单程,从海口出发到广东徐闻,全长21公里,用时3小时55分。这次挑战异常顺利,段志敏比此前的很多挑战者速度还要快,他感觉自己仍未发挥100%的实力,于是决定增加挑战难度,挑战往返琼州海峡。
段志敏搜寻了很多资料,他发现资料中并没有单人皮划艇往返琼州海峡的记录,只有在2017年时,曾有六人六艇团队往返琼州海峡。于是,段志敏找到了海口皮划艇协会会长刘刚,他也是六人六艇往返横渡琼州海峡中的一员。
刘刚很支持他的挑战,并且根据琼州海峡当地的水文条件、风向、天气,为他设定了挑战的日期:2019年7月11日。
为迎接挑战 办公室装单杠练体力
从5月份确定挑战日期,到7月11日正式挑战,中间的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段志敏开始为这次挑战做准备。段志敏坚持每天10公里长跑,在准备期间,他在长跑时增加了摆臂的幅度和力度,希望通过跑步的摆臂来增加臂力。
除了户外跑步增加耐力之外,段志敏的办公室内安装了一个单杠,每天都会利用空闲时间在单杠上完成160-180个引体向上。由于很少能够摸到皮划艇只能做体能和力量的训练,因此段志敏也自嘲为“完全是靠蛮力”。
7月7日,段志敏从北京到了海口开始试船。段志敏最大的难度在于他是单人皮划艇,一旦在海上出现翻船,要想恢复挑战或实施救援会非常困难。好在段志敏曾经有过单程挑战的经历,对于琼州海峡比较熟悉。
最困难的时候曾想弃艇游过去 家人关注成坚持动力
7月11日那天凌晨5点,段志敏驾驶皮划艇从海口出发,当时天还没有亮,海面上一片漆黑,尽管有过心理准备但他还是赶到了一丝恐惧和紧张,生怕在漆黑一片的大海里翻船。
直到大约一个小时后,太阳开始从东方海平面慢慢升起,段志敏才克服了心里的紧张,加快速度划行。这个时候,段志敏才发现因为太过紧张,他的船桨拿反了。
航行的路程段志敏很熟悉,他很快穿越了琼州海峡,上岸休息20分钟以后,他再次下水要完成往返横渡琼州海峡的挑战。
这一次,段志敏开始体会到了往返挑战的难度。由于返程时已经接近中午,太阳照在无边无际的海面上,剧烈的运动消耗让段志敏体能消耗巨大,浑身上下已经被汗水打湿,额头上的汗水不住的流下来,加上船桨溅起的水花。出发时,考虑到炎热暴晒的天气,段志敏涂抹了很多防晒霜,而汗水和海水混着防晒霜从脸上留下来,刺激的他的眼睛无法睁开。“在回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闭着眼睛划的。”
返程进行了一半,大约还有10公里左右的时候,体力的严重透支、汗水海水浸湿的眼睛、长达几个小时在海上孤独的航行,让段志敏产生了放弃的想法。
“我当时就想着干脆算了,跳下船去游回去吧。”段志敏说,“我的心里一直在斗争,开始想我来这里是干什么?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吗?但后来又想,如果我放弃了,下次肯定还想再挑战一次,那不是还要再受一次罪,都已经完成了四分之三了。”
于是,段志敏咬牙坚持,他依稀的看到了对岸远处他和家人下榻的酒店,他想起了这一天正好是爱人的生日,妻子和孩子都在等着他凯旋。有了家人的信念,他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
临近岸边的时候,天气突然骤变,风浪越来越大,段志敏担心稍后会有雷电和风暴给自己带来更大的苦难乃至危险,于是用尽全身最后的力气,顶着风拼命的划桨,终于在暴雨来临前登陆完成了挑战。
总用时8时36分,,段志敏说,他成为中国单人皮划艇往返横渡琼州海峡的第一人。
挑战完成不是终点 下一步要突破更高极限
挑战单人皮划艇往返横渡琼州海峡其实并不是段志敏的终极目标,他希望通过此次挑战为自己下一步游泳挑战横渡琼州海峡做准备。段志敏认为,游泳横穿琼州海峡目前全国有三百多人完成,但其实难度比皮划艇挑战要高得多。
“后来我也想过,为什么我成了单人皮划艇往返琼州海峡的第一个人,主要是皮划艇这个项目往往是在河道里进行,很多专业选手更多的是进行竞速项目的训练,只有我们这样的业余爱好者,才会更喜欢把这个项目划到海域里去进行一些挑战。”段志敏说,实际上在皮划艇项目上有很多挑战者,比如曾有人沿着中国的海岸线划了180天,总里程8000多公里。但他们都并不是为了留下某个“第一”、“首次”,而更多的是为了挑战自我,突破极限。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子渊
编辑/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