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门头沟“小院有戏”首场演出精彩启幕 沉浸式演出带游客“穿越古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2 11:51

茶馆、昆曲、乡村民谣……传统与现代两种沉浸式演出在同一个精品民宿群“小院剧场”上演,游客们在剧场内沉浸式参与老北京茶馆演出,在草坪上与乐队共同哼唱八九十年代的民谣歌曲……4月21日傍晚,门头沟区“小院有戏”首场演出在王平镇东马山家精品民宿“小院剧场”精彩上演,五一期间爨底下、柏峪、田庄等精品民宿群“小院剧场”也将开展不同风格的特色演出活动。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小院有戏”是由门头沟区委宣传部与区文化和旅游局按照北京市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大戏看北京”工作部署,落实“生态立区、文化兴区、科技强区”战略,联合打造的特色文化品牌,旨在通过沉浸式演艺新场景,激活本地文化文艺创新创造活力,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文旅农商融合发展品质。“小院有戏”全年将在五一、端午节、暑期、国庆节等假期推出特色演出活动。

京腔京韵的国风歌曲、清丽柔婉的昆曲唱腔、轻松诙谐的相声段子,完美融入《客到茶馆》 的沉浸式演出中,本场演出打破传统舞台表演形式,以“融戏于景、戏景相融”的全新形式向游客呈现。“门头沟的山美水美,自然风光秀丽,每到假期我都会来门头沟民宿休闲小憩,没想到还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更意想不到的是还能参与演出,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台下的游客陶醉其中。

门头沟地处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和长城文化带的交汇点,有着独具特色的民间民俗、古村、古道、京西煤业、史前文化、长城文化、农耕文化、琉璃文化、元曲文化等文化资源,底蕴深厚,古今绵延。近年来,为进一步挖掘好、保护好、传承好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门头沟区委区政府,立足于保护传承历史文脉,塑造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标志性文化品牌,在深入发掘西山永定河历史文化内涵、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打造了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创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七百年琉璃烧造技艺活态传承的路径。为更好地保护、传承、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激活区域文化资源,今年推出了“小院有戏”文化品牌。

据了解,“小院有戏”文化品牌系列演出,主要通过购买专业演出节目与本地特色文艺节目相结合的方式,以专业演出团队带动区域文化文艺团队创作适应新时代发展和游客口味的本土文化精品,培育扶持一批乡村文艺团队,传承保护提升像“柏峪燕歌戏”这样具有400多年悠久历史的非遗文化。与此同时,还将筛选辐射范围广、文化底蕴深厚的“门头沟小院”精品民宿群,建设“小院剧场”,结合旅游度假重点时间节点,组织阶段性、嵌入式“小院有戏”文艺演出活动,因“院”制宜打造“小院有戏”文旅消费新场景。

据介绍,今年五一期间,门头沟区在东马山家、爨底下村、柏峪村、田庄村四个“小院剧场”开展草坪音乐会、曲剧《跟党走》等各具特色的文艺演出,在端午节、暑期、国庆节期间还将为游客献上丰富精彩的文艺演出,同时陆续推出原创话剧《马致远》、《化蝶》等沉浸式演出活动。

门头沟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门头沟是文化大区、文物大区,在册不可移动文物站全市的14.5%,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禀赋。我们将深入挖掘、凝练提升这些独特的文化符号,加强特色文化文艺作品原创,让文化要素‘动起来’‘活起来’‘亮起来’,打造不同类别、各具特色的文旅消费新场景,持续提升‘小院有戏’品牌影响力。”

下一步,门头沟区将采取项目申报、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精品民宿群、旅游景区景点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沉浸式演艺活动,鼓励基层文艺团队编排和创新具有门头沟特色的优质文艺作品,将“小院剧场”逐步扩大到全区所有的精品民宿群、景区景点,激活基层文化文艺演出创新创造活力,让“小院有戏”文化品牌成为游客近距离接触、了解、体验门头沟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推动乡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蒲长廷  通讯员 张雯

供图/门头沟区委宣传部

编辑/崔毅飞

相关阅读
门头沟区爨柏景区将向公众免费开放一年 五一期间“小院有戏”轮番上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1
在青山绿水间欣赏传统歌舞,门头沟“小院有戏”开演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1-18
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多措并举 助力提升“门头沟小院”品牌影响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6
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门头沟发放340万元“惠游门头沟住宿业消费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7
门头沟文旅局推出6条“赏红叶、住小院、观星空”精品文旅体验游线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