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 | 高考报名人数最多的一年,既要平安高考也要平常心高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6 18:56

2024年全国高考将于6月7日开考。日前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多次作出部署,要求各地用心用情做好考生服务,加强出行、食宿、医疗卫生、噪音治理等方面服务保障,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参加考试提供合理便利。同时,还要充分做好考试期间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的应对准备工作,确保高考平稳顺利举行。

根据教育部此前发布的数据,今年高考人数为1342万,比去年增加51万。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人数最多的一年。今年也是我国新高考改革实施的第十个年头,总共有21个省份按新高考模式进行高考。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高考还依旧是全民关注的升学考试,需要全力保障所有考生“平安高考”,而与此同时,也有必要淡化高考的特殊性、重要性,让高考回归平常。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2%,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从各地发布的高考录取信息看,普通高考的平均录取率已经超过90%,职教高考、技能高考的录取率已经超过7成。我国总体的高考录取率超过80%。但是,我国社会还存在高考焦虑,高考还被视为影响学生前途、命运的重要考试。尤其是6月7日到8、9、10日(各省因高考模式不同,考试时间不同)的普通高考,吸引全社会的关注。

我国从2014年起启动新高考改革,今年又有7个省份的新高考改革落地,新高考的重要价值,就是要破除“一考定终身”,扩大学生的选择权。总体看来,不论是3+3模式,还是3+1+2模式,都扩大了学生的学科选择权,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科兴趣选择选择学科组合,同时,在统一高考录取之外,还为学生提供了强基计划、综合素质评价录取、特殊类型招生等多元升学选择,促进学校和学生关注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

但是,由于现实中存在的唯分数、唯升学评价问题,一些学校、学生和家长,仍以较为功利的态度对待新高考改革。虽然教育部一再要求,不得宣传炒作高考高分生、高考录取率,但是,学生追求高分、学校追求高考录取率、名校录取率,还是高考中较为普遍的现象。这需要进一步推进高考改革,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学历评价。

必须意识到,当前的高考已经不再具有“一考定终身”的意义。高考只是人生成长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学生学习的终点,进入大学后的学业发展,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和事业发展至关重要。不论高考后进入名校、普通本科院校还是职业院校,每个学生都有新的选择和发展机会,如进高职院校后,还可专升本,在本科毕业后,可继续根据自己的情况攻读专业硕士。当学生的成才选择变得多元,高考焦虑也就会自然缓解。

近年来,我国也在推进中考改革,对初中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把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考。同时,也在逐渐扩大普高招生规模,但是仍有部分家长有中考普职分流焦虑,担心孩子在初中毕业后被分流到中职。而由于普职分流焦虑的存在,在有的家长看来,中考竞争比高考竞争还激烈,随之,社会对中考的关注度,也不低于对高考的关注度。

缓解普职分流焦虑,一方面要扩大普高招生,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应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消除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歧视。只有办好职业教育,让成为技能人才也是学生有价值的选择,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焦虑。

所以,中高考一体化改革,都指向扩大学生的成才选择空间。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后,我国必然从学历社会转向能力社会。这要求所有考生和家长都要转变对考大学的看法,要从能力提升角度,填报好高考志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而基于能力社会观念,考生也就放平对待高考的心态,把高考作为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文/熊丙奇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又见“自愿”放弃中考?学生选择权须尊重
中国教育报 2024-04-02
北青快评|让学生自愿放弃中考,此类事件如何杜绝?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8
让学生自愿放弃中考,此类事件如何杜绝?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8
北青快评|试点​综合高中班对缓解普职分流焦虑有何意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9
试点​综合高中班对缓解普职分流焦虑有何意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