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泱泱国风”独唱、重唱音乐会上演 用纯粹的歌声传递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1 16:23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熟悉的诗词跨越千年用歌声再度被演绎,观众们被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所打动。

5月30日晚,“泱泱国风”独唱、重唱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上演,中国交响乐团的艺术家们为观众带来了《长相知》《念奴娇·赤壁怀古》《琵琶行》《多情的土地》等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他们用充沛的情感和声情并茂的诠释,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微信图片_20240601161504.jpg

整场演出的曲目安排非常丰富,既有古诗词艺术歌曲《念奴娇·赤壁怀古》《琵琶行》《点绛唇.赋登楼》《锦瑟》等,又有《城南送别》《多情的土地》等经典中国艺术歌曲,以及《一抹夕阳》《情歌》《一半》等出自著名中国歌剧的咏叹调,近20首如诗如画的艺术歌曲,让观众在大饱耳福的同时,回味经典。

上半场演出由贾可欣率先登场,《红绣鞋—欢情》的旋律响起,仿佛瞬间将观众拉回到了遥远的元代。贯云石的词作与高为杰的作曲完美融合,贾可欣的歌声悠扬婉转,带领观众感受到那份在时光长河中沉淀的深情与眷恋。紧接着,《秋之歌—绝句三首》上演,随着罗忠镕谱写的动人乐章,杜牧的三首经典诗作《山行》《南陵道中》《寄扬州韩绰判官》一一呈现,无论是火红的枫叶,还是旅途的思绪,抑或是思念与牵挂,都在歌声中变得鲜活起来。

微信图片_20240601161518.jpg

刘磊带来的《点绛唇.赋登楼》和《浪淘沙.北戴河》则是两首风格截然不同的歌曲,前者王灼的词作搭配黄自的作曲,旋律优美得如同潺潺溪流,蕴含着无尽的诗意与情感;后者则展现出了波澜壮阔的豪迈情怀,现场聆听,只觉心潮澎湃,那是对伟大时代的歌颂与赞美。

贺旎文演唱的《情歌》是歌剧《苍原》中的一首著名的女高音咏叹调,民族风格显露无遗,整首歌曲音域跨度大,通过贺旎文的演唱,观众能够感受到蒙古族音乐细腻、悠长的特点,以及主人公深沉的爱恋与无尽的牵挂。另一首由徐志摩作词、张瑞作曲的《歌》细腻婉转,意境深远,展现出别样的浪漫与柔情。

邓玉静演唱的《一抹夕阳》选自歌剧《伤逝》,歌声中,我们能体会到那份对爱情的憧憬与无奈,“望着窗前熟悉的身影,我的心啊,难以平静。”如同歌词里所唱的一样,那一抹夕阳仿佛就是剧中人物心中的不甘与惆怅。《偶然》同样精彩,徐志摩的词作与李惟宁的作曲相互映衬,演绎出命运的无常和难以割舍的情怀。孙诗博、贾可欣、于云龙、贾琼、陈晓鸥用五重唱呈现的《城南送别》和《一棵开花的树》将上半场的演出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微信图片_20240601161521.jpg

音乐会的下半场,王欢带来了风格迥异的两首作品《长相知》和《叹香菱》,汉乐府民歌的古朴韵味,以及香菱命运的悲惨与无奈,都让人动容。随后,裴磊演绎了两首著名的艺术歌曲《锦瑟》和《多情的土地》,前者用梦幻般的旋律带领观众走进了诗人李商隐的内心世界,后者则用浓厚的情感表达出对祖国、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二重唱《一半》选自中国歌剧《林徽因》,陈晓鸥、贾琼默契的配合搭配动人的歌声,让观众感受到了林徽因的独特魅力与情感世界。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念奴娇·赤壁怀古》《琵琶行》等著名诗词接连上演,在潘田果、霍元圆等歌唱家的演绎下,这些古诗词在现当代作曲家的手中焕发出新的魅力。音乐会在《钗头凤》中落下帷幕,凄美的歌声让观众久久回味。

微信图片_20240601161525.jpg

聆听艺术歌曲仿佛是艺术家与观众的一场默契的心灵之约,演出现场没有华丽的布置,也没有主持人的过度渲染,只有优美的歌声和安静的聆听者。中国交响乐团的艺术家们凭借高超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精彩而纯粹的音乐之旅。无论是古典的元曲、唐诗、宋词,还是现代的诗作,都在音乐的加持下焕发出新的魅力。

图片/中国交响乐团供图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舞台|青兰赋国乐团新专辑《燕幽叹》首发 国风音乐讲述北京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1
一手科学一手音乐 90后钢琴家周善祥即将开启音乐马拉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4
成立十五年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公布首个合唱乐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9
北京首场独唱音乐会即将开场 男高音歌唱家韩蓬:除了歌剧之外,我还会唱中国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4
歌剧、民歌、戏曲……王雅洁独唱音乐会展现多元风格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