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带着“电子身份证”方便将来“相认” 31万尾中华鲟“人工宝宝”放流入江
武汉晚报 2024-03-29 12:36

今年3月28日是第四个“中华鲟保护日”。当天,宜昌市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10尾15岁成体中华鲟、20余万尾子二代个体放归长江。同一时间,荆州市长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广场,11万尾人工繁育的中华鲟子二代“宝宝”也相继跃入长江,在江水中徜徉一番后顺流而下,为中华鲟自然种群增添新的个体。

据悉,农业农村部将全年组织放流中华鲟100万尾以上,为历年来放流数量之最。

28日,在宜昌放流现场,工作人员给中华鲟植入声呐标记,以持续跟踪、监测本次放流的中华鲟回归长江后的洄游进程;当天,荆州市中华鲟保护中心也对一部分中华鲟幼苗进行“电子身份的认证”,同样用于评估放流效果。

过去,囿于技术手段有限,很多放流的中华鲟不容易追踪。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研究人员给中华鲟装上电子追踪设备。这样一来,再次相见就能很方便地“相认”了。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武汉长江中华鲟保护中心主任危起伟研究中华鲟40年。他说,1983年,我国实现了葛洲坝下游的中华鲟(野生亲鱼)人工繁殖。但人工繁殖只是保留了中华鲟的基因,并没有让中华鲟发挥出它的生态价值,野外中华鲟的数量仍旧在减少。为此,我国早在20世纪就开始增殖放流了。“40年来,我们放流中华鲟800万尾,但早期大多是鱼苗,存活成功率非常低,放流效果不佳,每年能够繁殖的个体仍旧较少。有记录的最后一个自然繁殖时间是2016年。”

中华鲟是江海洄游鱼类,出生之后会返回大海育肥,在大海中生活10~15年,等到性成熟后才会再次返回长江,沿着父母曾经走过的路,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产卵。以前,它们前往金沙江下游屏山江段产卵,后来又在葛洲坝下方4公里的位置开辟了新的产卵场。然而由于水位、水温等诸多原因的影响,自然繁殖始终面临困难。

随着人工繁育技术不断累积突破,国内蓄养的3000多尾中华鲟人工保种个体(子一代)开始批量性成熟,中华鲟人工繁殖大规格育苗量已经突破100万尾/年。

“2021年以后,放流的中华鲟主要是体长20~40厘米、体重在30~280克的鱼,它们已经度过了最危险时期,存活率有所提升。”长江水产研究所所长李创举研究员表示,只要充分利用长江十年禁渔这个关键窗口期,2021年以后放流的这些中华鲟“人工宝宝”,历经15年左右的成长,有望在2036年前后洄游长江生儿育女。

在现有产卵场不足的情况下,危起伟研究员还建议为中华鲟预备一些新的“产床”,比如利用长约20公里、100至200米宽的虎渡河建设“人工产床”等,帮助中华鲟进行自然繁殖。

只有最强的中华鲟才有机会生育孩子

中华鲟是一种洄游鱼类,每年夏秋,在大海长大成年的中华鲟逆江而上,洄游到金沙江繁殖后代。

中华鲟养殖专家杨道明表示,中华鲟是很悲壮的一种鱼。它虽然一次就能产卵30万粒,但这些卵很快就会被食卵鱼分食,只有大概30%的受精卵会孵化出苗。

这些小鱼苗沿江而下,历经各种磨难,需要花七八个月时间才能游到长江口崇明岛附近,再适应从淡水到海水的环境变化。同一批鱼苗能够活着到大海的概率,只有3%至5%。

到了大海之后,它们要在海里生活十几年,才能达到性成熟,再洄游1700多公里到长江上游金沙江的产卵地。在洄游的一年多时间里,它基本不进食。所以出发前,它必须在海里储存足够的营养,洄游时靠燃烧体内脂肪提供能量,并不断催熟体内的性腺。

最终,又只有不到10%的鱼能够完成这一旅程。途中体力不支的,只能调头返回大海继续休养,等待性腺再次发育。

从优生学的角度来讲,只有最强的中华鲟才能活着,才有机会生育孩子。

文/金文兵 李雨欣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自带“电子身份证”的中华鲟放流长江
武汉晚报 2024-06-07
1万尾胭脂鱼放流入江 已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长江中可能仅存在小规模自然繁殖活动
武汉晚报 2023-11-03
科普|濒危动物科普知识讲堂——走进中华鲟
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 2023-08-20
湖北多地开展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3-28
20万尾中华鲟分批放归长江
新华社 2023-03-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