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半两财经 | 金融大力支持房地产 “白名单”项目融资进展如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8 14:55

今年以来,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举措不断出台,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速落地。一方面,多地“白名单”项目快速推出;另一方面,各家银行也以实际行动推进项目对接落地,加快资金投放。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立后,多家银行积极响应,快速落实,各地已有大批“白名单”项目顺利获得贷款。

2月底全国已有约6000个项目纳入“白名单”

今年1月中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出台《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要求各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及时研判本地房地产市场形势和房地产融资需求,协调解决房地产融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协调机制根据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情况及项目开发企业资质、信用、财务等情况,按照公平公正原则,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向本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推送。这一名单被业界称为“白名单”。

随后,两部门单独或联合召开多次会议,进一步部署落实相关工作。协调机制快速启动,进展迅速。

1月2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2个省份的35个城市参会,大部分以省会城市为主,也有一些省份同时有几个城市参与。会议强调,项目有序开发建设,是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基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针对当前部分房地产项目融资难题,各地要以项目为对象,抓紧研究提出“白名单”,协调本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精准有效支持合理融资需求。

2月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专题会议。会议要求,各商业银行要主动对接协调机制,对推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要及时开展评审,加快授信审批,对合理融资需求做到“应满尽满”。各商业银行内部要建立专门工作机制,优化贷款审批流程,细化尽职免责规定,指导督促各分支机构加强对辖区房地产项目的调研,全面掌握情况。

当日,住建部官网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1月底,26个省份170个城市已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提出了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共涉及房地产项目3218个。商业银行接到名单后,按规程审查项目,已向27个城市83个项目发放贷款共178.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批房地产项目名单中,84%的项目属于民营房企和混合所有制房企开发的项目,真正落实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2月20日下午,住建部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视频调度会议。会议通报,截至2月20日,全国29个省份214个城市已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分批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共涉及5349个项目;已有57个城市162个项目获得银行融资共294.3亿元,较春节假期前增加113亿元。

2月29日上午,住房城乡建设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不仅有各地方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还有6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及其他商业银行总行和分行主要负责人。这次会议要求,3月15日前,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建立房地产“白名单”。当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全国已有约6000个房地产项目纳入“白名单”。

什么样的项目可以进入“白名单”?

据了解,能够进入“白名单”的项目,都要满足以下5个条件:一是项目处于在建施工状态,那些短期停工但资金到位后能马上复工,并能完成交付的项目也可以纳入;二是项目具有与融资额度基本匹配的抵押物,或抵押担保;三是项目确定拟申请贷款的主办银行,并接受贷款资金封闭管理;四是项目预售资金未被抽挪,或被抽挪的资金已及时收回;五是,项目制定了贷款资金使用计划和完工计划。

“白名单”项目贷款如何发放?

对于“白名单”上的项目,银行具体会如何提供金融支持呢?根据协调机制要求,金融机构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评估协调机制推送的支持对象,对正常开发建设、抵押物充足、资产负债合理、还款来源有保障的项目,建立授信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积极满足合理融资需求;对开发建设暂时遇到困难但资金基本能够平衡的项目,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通过存量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新增贷款等方式予以支持。同时,加强贷款资金封闭管理,严防信贷资金被挪用于购地或其他投资。

以重庆房地产项目“白名单”中第一个获得银行新增授信的项目花滩国际新城三期为例,当地农业银行在对接之后,迅速组织专班进行调查评估后,审批同意3.2亿元的开发贷款新增授信。

据了解,农行重庆市分行建立了绿色通道,审查审批的时限从原来的30个工作日缩短到了6个工作日。该行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当地政府和监管部门已经对“白名单”中项目的进展以及开发企业的资质、信用、财务情况进行了筛选,因此银行的审批速度加快了很多,但是标准并没有放松。银行经过多次实地调查之后,很快就对该项目发放首笔贷款5450万元。

银行抓紧落实  审批通过贷款超2000亿

近期,多家银行也披露了自己对于“白名单”项目审批和投放贷款的相关情况。各家银行积极响应,通过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现场调研、开辟绿色通道、制定个性化措施等一系列举措,推动项目贷款投放既“快”又“稳”。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及光大银行、建设银行对接项目数量均超2000个,交通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渤海银行对接项目数量均超千个,合计审批贷款金额超过千亿元。

据了解,工商银行在总分行及时成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专项工作小组”,提早介入项目筛选,积极对接项目清单,开设绿色审批通道,加强项目封闭管理,率先在多个城市、多个项目落地贷款投放,确保贷款投放既“快”又“稳”。截至2月22日,工商银行已对接约3800个项目,完成审批项目近100个,审批金额约400亿元,并已在广州、北京、苏州、郑州等25个城市,对近40个项目新增融资约80亿元。很多项目获得数亿元的资金支持。比如,工行陕西省分行成功为两个项目完成审批共计12.3亿元,实现投放4.3亿元。工行成都分行已向成都市首批房地产“白名单”项目之一投放1.55亿元贷款,后续还计划融资5亿元,进一步稳定企业资金链条、稳固项目建设进度和购房者信心。

截至2月19日,农业银行已审批完成首批清单内贷款项目近百个,已审批贷款金额超400亿元,率先在重庆、安徽、浙江、广西、陕西、江苏、新疆多地实现贷款的首笔投放。

为确保金融服务落实落地,中国银行董事长葛海蛟2月27日至2月28日在四川成都、湖南长沙开展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专题调研,成立由行长担任组长的总分行两级工作专班,调配专业骨干力量高效组织项目评审,推动“白名单”项目融资取得新进展。截至2月28日,中行已批复及正在审批的项目超过100个,金额超过300亿元。

2月13日,建行公布了该行对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情况。自1月底收到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以来,建行已对接项目2000多个,已审批项目近百个,已审批待投放金额200多亿元。近日,建行北京、福建、安徽、河南等分行已实现对5个项目的投放,投放金额近30亿元。

交行表示,截至2月13日,该行已获取、对接清单项目1442个,并对其中部分项目实现贷款投放。交行青岛分行在收到第一批项目名单后,立即与客户沟通并开辟绿色通道,仅用3天便实现清单内首个项目投放落地,成为青岛市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立后的首单投放。

各地大批“白名单”项目成功获得贷款

除了银行,不少地方近期也披露了当地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最新进展。

3月5日上午,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深圳监管局联合召开全省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调度会。会议通报,截至3月4日,已有20个城市提出“白名单”项目,目前已有近40个项目获得融资43亿元,民营和混合所有制企业获得融资贷款数占了总量的86.6%。

截至2月29日,山东省16市均已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其中青岛、烟台、日照、聊城市融资已落地,合计15.632亿元;淄博、枣庄等9市已形成第一批“白名单”项目819个,已获授信26.04亿元,审批落地8.44亿元。

在河南,截至2月27日,河南全省银行机构已对协调机制推送的项目授信67.1亿元,发放融资26.79亿元,其中,郑州市已授信35.18亿元,已发放19.18亿元。

2月29日,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报送了第二批融资需求“白名单”项目,该批次涉及房地产项目72个,开发企业66家(其中国企33家,民企28家,混合所有制企业4家,其他类型企业1家),融资需求416.84亿元。自1月下旬开展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以来,武汉市已推送两批房地产融资“白名单”,项目合计173个,融资总需求958.57亿元。截至2月29日,武汉有13个项目已获授信107.26亿元。其中,已授信放款16.21亿元、已展期42.53亿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从数据看,融资协调机制成效显著,“白名单”项目审批、资金发放等进度明显加快,这有助于缓解房企资金压力,促进房企加快建设与交房;同时,也有利于提振市场对房地产行业复苏的信心。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全面铺开 “白名单”项目筛选有序推进
中国证券报 2024-06-11
两部门再发文优化房地产“白名单”机制
第一财经 2024-06-10
金融监管总局: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已审批通过9350亿元
第一财经 2024-05-19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正落地见效 “白名单”项目覆盖面持续扩大
证券日报 2024-05-11
房地产项目“白名单”拉长 银行“敢贷、愿贷”仍需加力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4-04-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