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子与阳货》 把孔子故事讲出新味道
北京晚报 2023-10-28 08:40

身着白、黑色系的现代服饰,充满青春气息的孔子与阳货,在这部剧之前恐怕还没有人见过。继8月在山东曲阜尼山圣境首演后,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子与阳货》近日亮相国话先锋智慧剧场。这部由青年戏剧人操刀的剧目,以全新视角切入圣人孔子的精神世界,融入摇滚元素的年轻现代风格将人们熟悉的孔子故事讲出了新味道。

虽然这部戏的外在风格很年轻,但其故事内核仍然是严肃而古典的。话剧《子与阳货》以孔子与阳货的几次交锋为线索,串联起整个剧情。孔子与阳货,少年时在泮宫读书相识,却因不同的人生选择,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一个立志于学习礼乐,恢复周朝礼乐制度;一个因庶出失去继承权位的可能,因此专修权术。

对于孔子与阳货的人物关系,该剧并没有将二人简单地对立,而是呈现出了既是“宿敌”又是“镜子”的复杂关系。根据《论语》阳货篇中孔子与阳货的对话,《子与阳货》对两位人物的经历、内心进行剖析,尝试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转译,以通俗的语言启发观众深入思考。剧中的孔子立志为苍生谋幸福,这是观众都熟知的;而阳货的设定有了更多新鲜感,世人皆道他极重权欲,却未曾了解这个贵族庶子内心的不甘平庸。

该剧的一大亮点在于引入了一个音乐小舞台,当剧情中的矛盾突出时,现场乐队的切入可以直抒胸臆地表现人物的情绪,让舞台“燃”起来。身着现代服饰的孔子与阳货,也拉近了与年轻观众的距离。剧中孔子在泮宫当旁听生的情节,同学们都穿着现代的校服。“优秀学生”阳货与新来的同学孔子比拼音律时,弹起的吉他也趣味十足。

互为“镜子”的孔子与阳货,在人生道路中迥异的抉择耐人寻味。15岁时,他们都去了太庙,孔子下定决心学习周礼,拯救苍生;阳货则明白了不可能继承权力,发誓出人头地。人生的最后,他们又都面临着孤独,阳货逃往晋国,身后已是万丈深渊;孔子失去心爱弟子,垂垂老矣但理想尚未实现。然而,一句“纵使累累若丧家之狗,又何如?”道出了孔子不屈不挠的品格,堪称全剧的高光时刻。《子与阳货》,照见了孔子与阳货的“镜子”人生,也启发人们思考儒家文化之于当代的意义。 

摄影/甘南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千年孔子:商周之战、春秋之乱与孔子之变》新书分享会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3
观演|故事新编 国话新戏《子与阳货》上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7
全新视角演绎孔子少年成长故事 话剧《子与阳货》北京首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6
《平凡之路》聚焦“平凡”与“奋斗”
北京日报 2023-05-26
来自旧时光的音与乐!货郎担上无不有
北京晚报 2023-05-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