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绿证交易首次实现新能源发电全覆盖!业内测算风光项目收益提升 执行细则待明确
财联社 2023-08-06 09:03

“这次文件出台的意义,在于实现了(新能源发电)全覆盖。”智汇光伏创始人王淑娟对财联社记者透露,之前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下称“绿证”)主要是覆盖带补贴的集中风电、光伏项目。根据现有条件测算,绿证可给风电、光伏项目带来0.03~0.05元/kWh的绿色收益。

不过,对于市场关注度更高的分布式光伏如何参与绿证核发的管理规定,目前尚未进一步明确,而在纳入绿证交易体系后,分布式光伏项目能带来多少效益提升也尚不能确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吕锦标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文件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比如文件中首次出现“可交易绿证”的概念,表明只有核定范围内的上网电量才核发“可交易绿证”。分布式光伏主要自发自用,就地消纳,上网的余电占比并不高。

王淑娟也认为,要拿到这部分收益,还需要单独申请绿证。具体后续怎么操作,比如只说了分布式项目可以核发,但如何核发等,目前政策没有明确,应该还需要配套的细则。

首次实现新能源发电全覆盖

绿证交易自2017年7月启动至今,已经走过6年,如何继续加快实现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全覆盖,一直是市场关注重点。

在今年7月进行的光伏行业2023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处处长邢翼腾就透露,针对社会关注的分布式光伏纳入绿色电力证书体系,正在加强完善绿色电力证书制度,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相关工作。

话音落下不久,8月3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下称“《通知》”),进一步健全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明确绿证适用范围,规范绿证核发,健全绿证交易,扩大绿电消费,完善绿证应用,实现绿证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全覆盖。

一位行业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此次绿证新规,重点在于实现对新能源发电的全覆盖。绿证可以视为价格政策的一种,在市场化交易中可以起到一定激励作用。在2017年初版规定中,为了推广风光等清洁能源,绿电核发范围重点在于陆上风电、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所生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绿证认购平台中,绿证项目类别主要分为补贴绿证和无补贴绿证两种类型。补贴绿证核发范围主要是陆上风电和集中式光伏发电,认购价格不高于补贴价格。不过,补贴绿证在多地处于相对紧缺状态,市场供应主要以无补贴绿证为主。

据了解,无补贴绿证核发范围除了包括上述海陆集中式发电外,也包括分布式光伏,但限制在于2020年竞价转平价清单内,认购价格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此后,随着平价上网的推动,分布式光伏不再进入绿证核发范围内。近两年,随着海上风电、地热能等新能源发电系统建设,特别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迅速发展,绿证激励对象也被认为需要进一步扩大覆盖面。

在最新文件中,三部委对绿证核发范围作出进一步明确,风电、太阳能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所有已建档立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产生的全部电量均被纳入核发范围内。

其中提到,对集中式风电(含海上风电)、集中式太阳能发电(含光热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以及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核发可交易绿证。此外,对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核发可交易绿证。存量水电项目暂不核发可交易绿证,但对2023年1月1日(含)以后新投产的完全市场化常规水电项目,核发可交易绿证。

分布式光伏绿证收益方式还需要配套细则

将分布式光伏发电纳入绿证核发体系,在光伏产业诉求已久。自2022年以来,分布式光伏早已占到光伏新增装机的“半壁江山”。根据国家能源局此前公布数据,今年上半年光伏新增装机78.42GW,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37.46GW,而分布式光伏则达到40.96GW,其中户用为21.52GW、工商业分布式19.44GW,对比去年同期,均实现翻倍增长。

根据绿证认购平台挂牌交易历史价格显示,光伏日平均价格在30元到50元/张。根据智汇光伏统计,2023年1~7月的平均交易价格为42.4元/张。以一张绿证1MWh计算,绿证可给风电、光伏项目带来0.03~0.05元/kWh的绿色收益。

在分布式光伏纳入绿证核发体系后,其收益有望进一步提升。根据国海证券测算,2023年广东/江苏年度绿电环境溢价21.2/1.9厘/KWh。以1MW分布式光伏为例,假设分布式光伏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下自用比例70%,上网比例30%,则户用/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平均收益有望提升9.6%/6.1%;在“全额上网”模式下,分布式光伏平均收益有望提升2.3%。

不过,考虑到未来供应量增加后,绿证价格存在缩水预期,在其交易覆盖到分布式光伏后,实际收益提升或将十分有限。吕锦标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为了得到绿证的价值,压缩自用电量上网,显然经济上不划算,毕竟这么多绿证核发后,供应显著增加,绿证交易价值之低可想而知,绿色收益部分可能不会超过0.01元/kWh。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次《通知》中,首次提出“可交易绿证”概念,文件提到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凭证,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核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认证等。其中,“可交易绿证”除用作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凭证外,还可通过参与绿证绿电交易等方式在发电企业和用户间有偿转让。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负责确定核发可交易绿证的范围,并根据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情况动态调整。

在交易方面,绿证依托中国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平台,以及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开展交易,适时拓展至国家认可的其他交易平台,绿证交易信息应实时同步至核发机构。现阶段可交易绿证仅可交易一次。

据业内人士介绍,从近两年实践看,绿证核发范围也在不断调整扩大,2019年将平价的风光纳入绿证核发范围,在2020年又将全生命周期以外的发电小时数的这部分电量纳入到绿证核发范围内。随着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绿色消费需求快速提升,绿证是支撑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未来,绿证机制还会不断完善,对光伏等新能源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以市场化方式凸显绿电环境价值
人民日报 2024-02-27
拓展产业新空间 “光伏+”持续升温
经济参考报 2023-09-04
中国“风光”产业何以领跑全球 技术创新是“风光”产业前进的核心动力
新华社 2023-08-21
风光大基地管建还要管配
经济日报 2023-05-14
北京: 新建公共机构建筑、园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不低于50%
北京日报 2023-03-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