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负债端全面回暖 上半年A股五大险企共揽保费1.71万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3-07-17 13:34

数据制作:何奎

A股的5大上市险企上半年保费数据披露完毕,保险业负债端呈现全面回暖态势。

受寿险新单强劲增长影响,寿险公司保费增长带动保险业整体复苏,上半年5家险企共揽保费收入约1.71万亿元,同比增长约7.55%。其中,寿险公司合计实现保费收入约1.1万亿元,同比增长约6.95%。

继银行存款“降息潮”之后,保险业也迎来“降息潮”,当前正处于新老产品替换期。业内人士认为,即使保险产品后续进行切换,但是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中,储蓄险仍较竞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行业复苏态势依旧明朗。

寿险新单增长强劲

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中国人保、新华保险5家上市险企保费全部实现正增长,共揽保费收入约1.71万亿元,同比增长约7.55%。其中,中国人保、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增速均超7%。

寿险保费收入大增是上半年险企负债端回暖的主要因素,背后是消费者增加对储蓄险的配置,寿险公司新业务价值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上半年合计实现保费收入约1.1万亿元,同比增长约6.95%。

新单增长强劲最能体现寿险业务回暖情况。从数据来看,太保寿险个人客户业务中代理人渠道实现新保业务约194.39亿元,同比增长约31.9%,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中个人和团体业务共实现新保业务955.04亿元,同比增长约25.46%。

国泰君安非银金融研究团队认为,2023年上半年,居民旺盛的保险保本储蓄需求、监管引导定价利率下调导致的产品集中销售,以及2022年第二季度疫情限制展业等多因素影响下,预计上市险企新单保费强劲增长,新单快速增长成为推动2023年上半年新业务价值超预期的核心因素。

非车业务带动财险快速增长

今年上半年,财产险行业依旧保持增长趋势。财险“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合计实现保费收入约5600.14亿元,同比增长约8.68%。

财险保费增速出现明显分化,太保产险上半年保费收入增速遥遥领先,同比增长约14.29%。此外,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增速分别约8.77%和5.00%。

从细分业务来看,非车险业务增速超过车险业务增速。人保财险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约3009.30亿元,其中非车险业务同比增长17.22%;平安产险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约1541.36亿元,其中非车险业务同比增长7.16%。

国泰君安非银金融研究团队表示,2023年上半年上市险企财险保费表现分化,其中车险行业保费趋势一致,边际有所放缓,主要受汽车保有量增速放缓以及车均保费小幅下滑影响。保费分化的主要原因是非车策略的差异,部分险企通过放缓亏损业务增速来优化业务结构。

产品替换不影响行业复苏

保险产品也随大势所趋“降息”,行业正处于新老产品替换期。业内关注的是产品替换后,保险负债端的高增速能否继续保持。

招商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郑积沙表示,7月以来,部分险企仍在销售3.5%预定利率产品,即使后续进行切换,储蓄险仍较竞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健康险在低基数下亦有望实现增长,人力企稳甚至有望扩张将进一步奠定向好基础,行业复苏态势明朗。

信达证券发布研究报告认为,保险产品预定利率逐步切换背景下,各大险企短期内个险、银保等渠道等均围绕3.5%预定利率产品集中销售来进行半年度业务收尾,推动6月份寿险保费同比高增。

“后续3.5%定价产品逐步被3%定价产品替代后,短期内保费波动难以避免,客户和险企自身均需要一定时间进行适应和调整,但是当前市场环境下保险产品有望凭借稳定收益或保障等属性维持需求的稳步上升,后续产品供给端亦有望逐步丰富,分红险、健康险、终身寿等产品有望推动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信达证券说。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五大险企中报业绩增速现分化
经济参考报 2023-09-07
五大险企上半年实现净利润逾1341亿元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3-09-01
五大险企上半年日赚超7亿:两家净利润同比增长,银保渠道亮眼
澎湃新闻 2023-08-30
原保费收入3.2万亿!保险业上半年经营情况出炉:人身险增13.38%
券商中国 2023-07-30
上半年负债端全面回暖 五大上市险企共揽保费1.71万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3-07-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