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半两财经|A股全面注册制实施“满月” 沪深主板累计受理266家企业首发上市申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0 15:53

5月10日,全面注册制改革整整一个月了;市场评价,A股的“关键一跃”稳稳落地。

4月10日,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10家企业上市仪式在京沪深三地连线举行,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说:“这次上市仪式的举行,标志着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截至5月9日,沪深交易所主板累计受理266家企业首发上市申请。

从市场表现来看,主板注册制首批10家企业上市首日悉数收涨,其中,中电港、登康口腔以及柏诚股份当日涨逾100%,分别为221.55%、173.89%、110.63%。截至5月9日,首批10家企业上市一个月,股价无一破发。

根据改革安排,全面注册制下主板突出大盘蓝筹特色,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所以,在本次改革中,主板上市条件更加包容。

从新股发行阶段来看,注册制下市场化定价发行使得主板上市企业打破了过去23倍市盈率的限制,定价弹性大幅提升。11家主板新股市盈率在20倍至91倍之间,发行市盈率最低的为20.21倍的中信金属,最高的为90.63倍的陕西能源。与注册制改革一同出现的是,沪深主板新股交易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自新股上市第6个交易日起,日涨跌幅限制继续保持10%不变。盘中交易价格较当日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30%、60%的,单次停牌10分钟,同时,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纳入融资融券标的。

4月21日,*ST紫晶和*ST泽达分别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当天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两家公司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同日,上交所启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流程,向两家公司发出拟终止股票上市事先告知书,并将在规定时间内作出终止上市决定。这是科创板出现的首批退市公司,被市场看作全面注册制实施以来的标志性事件。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表示,退市制度是注册制实施的重要配套制度,通过进一步健全市场化、法治化的多元退市机制、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流程,有助于保障注册制下A股市场生态的优胜劣汰、实现A股上市公司质量整体提升。

沪市数据显示,2020年退市改革以来,沪市共有41家公司退市。2021年退市14家,2022年退市24家,同比增长约70%。2022年强制退市18家,较2021年增长125%,退市风险警示公司的退市率达45%,退市比例大幅提高。深市方面,2022年深市全年共有24家公司退市,退市家数接近过去三年总和,其中,主动退市2家,强制退市22家。2023年以来,已有2家公司被强制摘牌,另有18家公司锁定终止上市。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慎良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全面注册制落地半年:市场结构明显优化
证券日报 2023-10-11
全面注册制落地满两个交易周:首批主板注册制新股表现平稳
证券日报 2023-04-22
全面注册制下沪深主板首发新股 上市两周无一破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1
主板注册制落地首周行情盘点:首批10只新股平均上涨49% 股价日内波动渐趋平稳
上海证券报 2023-04-15
机构游资对垒 融资资金加码 主板注册制首批新股博弈激烈
上海证券报 2023-04-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