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 创单月信贷投放历史新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10 17:52

2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创下单月信贷投放历史新高,也超出不少市场机构的预期。

央行数据显示,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2.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5.52万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3个和8.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46万亿元,同比增长7.9%。当月净投放现金9971亿元。

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5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4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31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6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5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5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412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585亿元。

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同比多增3.0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7155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682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01万亿元。

过往数据显示,1月份通常是全年信贷投放最多的月份,最近几年的1月新增贷款都在3万亿元-4万亿元之间。2022年1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为3.98万亿元,2021年1月为3.58万亿元,2020年1月为3.34万亿元,2019年1月3.23万亿元。今年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接近5万亿元,比去年多了近1万亿元,不仅创下历史新高,也大大超出不少市场机构的预期。

今年1月10日,央行、银保监会曾召开信贷工作座谈会,要求各主要银行要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适度靠前发力。因此,市场对2023年信贷“开门红”早已充满信心,没想到的是,实际数据与预期还要高。

中金公司此前曾预计1月新增贷款约4.8万亿元,与今日公布的数据基本吻合。中金指出,信贷“开门红”节奏明显前置。今年春节主要在1月下半月,相比往年略有提前,受到春节错期影响,银行投放节奏明显前置;银行2022年四季度项目储备充足,1月“早投放、早收益”,投放规模也大于去年。此外,2022年四季度信用债利率明显上行,部分企业发债需求转向贷款。中金表示,票据贴现利率2023年开年即明显上行,而2022年票据利率到1月中下旬才出现上行,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今年银行开年信贷投放速度快于往年。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认为,1月份信贷“开门红”主要由两方面原因。一方面,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居民生活、企业生产已逐步向常态回归。政策层面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靠前发力,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加快回暖。另一方面,出于“早投放、早收益”的考虑,银行一般会在年初加大放款力度。从历史看,每年的1月份大都是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最大的月份。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指出,在一月份的信贷增长当中,中长期贷款占比较高,通常只有企业对未来有信心,才会借助中长期贷款进行投资扩大生产。曾刚预计,新投放的信贷很快将形成企业端的实际投资支出,由此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今年前两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37万亿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5
央行: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2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5.48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 2024-02-09
半两财经|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1
央行:2023年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广义货币增长12.6%
央行网站 2023-02-10
央行:2022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 12月份增加1.4万亿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