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图片故事|与时间赛跑的天津120急救先锋护佑急危重症病人
新华社 2022-12-31 12:00

急救医生谢艳杰(右)和护士陈岩把病人搬运上急救车(12月29日摄)。早上7点,急救医生谢艳杰和同事们来到天津市急救中心春华街站点,接下来的近15个小时里,她将与同班组的3名同事默契配合,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将每一位急危重症患者平安送达医院。

急救医生谢艳杰(前)和护士陈岩手提急救箱前往病人住处(12月29日摄)。急救队员在接到任务后需在90秒内出车,并立即打电话给病人家属,询问病人具体情况。“在电话里我会指导家属对病人进行简单的处理,电话那头儿焦虑的情绪也催促着我们能快一点、再快一点到达。”谢艳杰说。出紧急任务时,医生谢艳杰和护士陈岩在到达现场后会提起急救箱向患者家一路跑去。

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楼内,急救医生谢艳杰(左)在和医院工作人员沟通病人情况(12月29日摄)。

急救医生谢艳杰(前)和同事一起抬运担架(12月29日摄)。在一天的接送任务中,通常有几单是前往没有电梯的老居民楼,这时班组成员会齐心协力,一起搬运担架将患者抬进急救车。在高速行驶的急救车上,谢艳杰一边监测着病情数据,一边详细询问和记录病人信息,还要不时地安慰病人和家属。到达医院后,谢艳杰会一路小跑着赶到急诊室,与院内急诊医生说明病人情况,并耐心地指导家属挂号就医。

在天津市急救中心一辆急救车上,急救医生谢艳杰对病人做紧急处理(12月29日摄)。在高峰时期,急救车只要出车,就是一整天的“连轴转”。“平常我们还能在一趟任务结束后回站点休息一下、喝口水,这几天都是上一位病人刚送到医院,下一个任务紧接着就来。”

在天津市急救中心通讯调度大厅内,调度员在紧张工作(12月29日摄)。连日来,天津市急救中心接警数量持续在高位运行。为保证院前急救正常运转,天津市急救中心优化调派流程,增加急救车辆,科学分析24小时用车数据,结合高峰、中峰、平峰实施多个时段排班,全市高峰时段值守救护车数最高可达291辆,确保为急危重症患者优先派车。

在天津市急救中心一辆急救车上,急救医生谢艳杰在询问和记录病人信息(12月29日摄)。

一辆急救车从天津市急救中心春华街站点驶出(12月29日摄)。

急救医生谢艳杰在病人家中抱起病人(12月29日摄)。

摄影/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编辑/杨小嘉

相关阅读
湖南衡阳:提升接诊能力 保障急危重症患者救治
央视新闻 2023-01-03
图片故事|与时间赛跑的天津120急救先锋护佑急危重症病人
新华社 2022-12-31
大兴区“非急危重症热线”搭起互助急救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30
北京朝阳医院全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现场图集
中国日报 2022-12-28
北京朝阳医院多措并举 全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救治
中国妇女网 2022-12-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