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七夕领证 这些新人在东城区婚姻登记事务中心体验“巧·思”幸福之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04 13:56

今天是8月4日,农历七月初七,恰逢中国传统佳节“七夕节”,不少新人选择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领证。今天,本市专门推出2022年度七夕“携手同心谋幸福 爱满京城铸和谐”主题活动,在各区民政局婚姻登记事务中心,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当天登记的新人送上了别样的祝福。今天上午,北京青年报记者前往东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事务中心探访,这里通过5个活动设计,为前来登记的新人们准备了一场“巧·思”幸福之约。

乞巧节新人体验“穿针引线”

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因本市婚登需提前预约,新人们按照约好的时间段前来领证,现场秩序井然。扫码、测温、等候叫号、提交材料、办理手续……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不少新人还特地“打扮”了一番,或穿情侣装,或着轻婚纱、戴头纱,手持鲜花、团扇的皆有,处处洋溢着甜蜜的味道。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为了给新人留下别样记忆,东城区婚姻登记事务中心还特地为新人开启婚姻登记宣传活动,分别有留影、默契度考验、“有你的家”绘·商活动、“夸夸你的好”、情景沟通时刻这五项。每个环节采取一对一形式进行,有效疏解人员聚集的同时,推进新时代婚俗文化传播。在这些活动中,新人们不仅可以到精心设计的民俗文化背景墙合影留念,也可以拿起画笔,一起畅想“有你的家”,画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寄语“家的美好蓝图”。

李先生和蔡女士

在默契度大考验环节,李先生和蔡女士正跃跃欲试。对方最爱的水果和食物、最大的爱好、最擅长的事情、最想对对方说的心里话……他们在彩纸上分别写下答案,写完后两人一对,结果发现几乎都对上了。“我们俩这默契度也是绝了!”李先生笑道,旁边的蔡女士早已晓得合不拢嘴。因为今天是乞巧节,两人又玩起了“穿针引线”,一人拿针,一人拿线,一起将代表月老的红线穿过针孔,现场体验“乞巧”的默契配合,这也是今天应景特别设计的小环节。

“为了给这个重要时刻塑造不一样的美好,我们特地准备了一番,穿了白裙子,买了头纱,昨晚他还陪我去花店挑选了这束花,仪式感满满!”蔡女士脸上洋溢着甜蜜和幸福。

当天预约前来东城领证的新人共有100对。此前,东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事务中心已提前发布了疫情防控温馨提示,提醒大家进入婚姻登记机关时一定要佩戴好口罩,在测温、扫码登记的同时,需持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排队落实2米线。受疫情影响,结婚宣誓颁证厅等非婚姻登记法定程序的各项延伸性服务继续暂停,而“网上云颁证小程序”弥补了遗憾,新人依旧可以体验网上颁证服务。

各区丰富活动为新人送上别样祝福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女儿节,最广泛的流传来自于民间传说,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故事,如东汉应劭撰的《风俗通》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又如《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七夕节”早期兴盛于西汉宫廷,后来流散到民间,开始主要是表达乞巧,表彰女子巧慧,在这一天展示刺绣、针线等手艺。流传到民间后,被加入了爱情、家庭美满等愿望,甚至还加上了提倡读书、写文章的内涵,比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就提到七月七日人人晒书的片段,后来各地的风俗也融入了各自的地域特色。

作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市民政局专门推出了2022年度七夕“携手同心谋幸福,爱满京城铸和谐”主题活动,在各区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各具特色的活动给当天登记的新人送上不一样的祝福。比如,西城区婚姻登记中心为新人准备了精美的气球和彩带,新人可以在彩带上写上结婚誓言,长辈们也可以借此为新人送上祝福;丰台区则为新人举办集体颁证仪式,仪式过程由专业摄影师提供免费拍照、录像服务,同时为当日结婚登记的新人赠送“祝福卡”;门头沟区则以“鹊梦千年 缘见七夕”为主题,开展弘扬七夕传统文化活动,还精心准备了传统汉服及造型团队,引导新人们换上中国传统服饰来留影纪念。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魏彤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视点 | 北京东城:七夕节 穿上汉服来领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2
北京东城:七夕节 穿上汉服来领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2
北京市首例“跨省通办”婚姻登记在丰台办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01
北京婚登系统启动二级响应 全市5100余对新人“520”甜蜜领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21
甜蜜“520”!今天,北京超5100对新人领证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5-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