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去年境外机构增持我国银行间市场债券7500亿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10 17:19

1月10日,央行上海总部发布去年12月份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简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00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3.5%。相较2020年底的数据,2021年全年境外机构增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7500亿元,托管量占比提高了0.3个百分点。市场人士表示,境外机构持有我国银行间市场债券在2018年初仅为1.15万亿元,在2020年4月末为2.31万亿元,2020年末为3.25万亿元,期间的增长步幅逐渐加快,这充分反映了外国投资者对人民币债券的强劲需求和高昂热情。

数据显示,从券种看,境外机构的主要托管券种是国债,托管量为2.45万亿元,占比61.3%;其次是政策性金融债,托管量为1.09万亿元,占比27.3%。

12月份,新增6家境外机构主体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截至12月末,共有1016家境外机构主体入市,其中507家通过直接投资渠道入市,728家通过“债券通”渠道入市,219家同时通过两个渠道入市。

12月份,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现券交易量约为9345亿元,日均交易量约为406亿元。

1月7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2月,境外机构投资者共达成现券交易9343亿元,环比减少10%,交易量占同期现券市场总成交量的约4%。12月,境外机构投资者买入债券5120亿元,卖出债券4223亿元,净买入897亿元。其中,通过结算代理模式达成3361亿元(代理交易3042亿元、直接交易318亿元),净买入653亿元;通过债券通模式达成5982亿元,净买入244亿元。

收盘价交易方面,目前已有20家机构参与收盘价交易。2021年12月,境外参与机构类型主要包括境外养老基金、境外银行等多类投资者,券种主要为国债。南向通方面,目前已有50余家机构参与债券通南向通交易。当月,境内机构投资境外公司债等债券,覆盖人民币、美元等币种。

2021年10月2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从中长期来看,外资增配人民币债券应该是一个趋势,具体来说,有四方面支撑因素。

第一,中国债券市场规模比较大,而且外资占比比较低,未来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中国债券市场余额截至9月末是128.1万亿人民币,在美国之后居全球第二位。境外投资者在我国债券市场占比是3.1%,比2020年底上升了0.2个百分点。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庞大、流动性好,但是外资占比仍旧比日本、韩国、巴西这样的发达和新兴经济体要低。所以,未来外资增配人民币债券还有很大空间。

第二,境内债券收益率相对比较高,人民币币值稳定,中国债券市场有比较良好的投资价值。中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3.0%上下窄幅波动,远高于美国和欧盟等实施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的经济体,表现出比较高的投资价值。未来中国实行常态化的货币政策,债券收益率仍然会维持在合理适宜水平。同时主权信用风险相关指标显示,中国主权信用风险低,人民币币值稳定,这些都是投资价值的表现。

第三,人民币债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比较独立的资产收益表现,有助于投资者分散风险。由于国内外经济周期差异,以及中国维持宏观政策的独立性,人民币资产和欧美国家资产在价格、收益状况等方面相关性都比较低。在复杂多变的市场情况下,人民币债券有利于国际投资者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幅度,并且可以优化它的综合收益,凸显了中国人民币债券分散风险的配置意义。

第四,中国的债券市场国际化水平持续提高,这也是吸引配置型资金流入很重要的原因。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开放不断推进,国际投资者对我国债券的认可度也在持续提高。截至目前,中国的国债已经纳入全球三大主要指数。根据市场机构的估算,中国的资产在三大指数中的占比将在5%到10%之间,排在所纳入的新兴经济体资产的首位。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中国债市“磁吸力”持续增强 开年首月境外机构增持人民币债券逾2000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4-02-24
外资连续4个月增持中国银行间市场债券,累计金额达4900亿元
澎湃新闻 2024-01-17
2023年增持近3000亿元 人民币债券吸引力强
中国证券报 2024-01-17
五年增持2.81万亿元 全球投资者青睐人民币债券
上海证券报 2022-07-04
“债券通”上线五年 境外机构投资我国债券规模增加3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