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站地区桥下空间焕新 增千余平方米非机动车停放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31 12:33

10月3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获悉,为进一步满足市民旅客非机动车停放需求,目前,北京南站地区已经完成幸福路桥下空间优化改造,新增1100平方米的非机动车停车区,预计可同时容纳500余辆非机动车。

据悉,每天清晨至深夜,北京南站地区承载着超过5000辆非机动车的停放需求,其主要人群为周边通勤居民、站区工作人员以及部分外卖员和快递小哥。由于建站较早,站区未规划足够的空间作为非机动车停放区,为了进一步满足市民旅客停放需求,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南站办协同丰台区城管委、东城区园林绿化局对南站幸福路桥下空间进行整体改造,拆除了200余米绿地围栏,外围补种100米北海道黄杨,铺设1100平方米透水砖,同时划分了停车区及人行区。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停车区布局合理、标识清晰,绿植点缀其间,既实用又美观,让桥下空间实现了从“灰色角落”到“绿色驿站”的华丽转身。市民旅客停完车后,可直接经由人行步道到达北京南站北进口,全长200米左右,用时不超3分钟。这一改变不仅有效破解了南站周边非机动车停放难题,更以“绿化+空间再利用”的创新模式,为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提供了崭新思路。

“我们的初衷很简单,就是让桥下空间‘活’起来,既解决实际问题,又提升城市品质。通过‘绿化+再利用’模式,力争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停车功能与生态美观的平衡,让城市‘边角料’变成便民‘好角落’。”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南站办负责人道出了建设理念。

另外,截至目前,幸福路桥下空间照明系统与安防体系也已实现全面升级——4组智慧照明系统与5处高清监控设备均已建成投用,灭火器等消防设施也已就位。未来,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南站办将系统推进桥下空间复兴计划,以“功能融合、品质提升、效能优化”为导向,持续探索城市桥下“灰空间”的创新利用路径,实现市民便利、环境提升、空间增效的共赢局面。

供图/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编辑/刘忠禹

相关阅读
23日17时起,东华门大街等路段禁止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行、停放
北京交警 2025-08-23
朝阳区推进重点区域非机动车停车扩容提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02
地铁站旁新增口袋公园 缓解非机动车停车乱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31
北京轨道交通站点新增8.7万平方米非机动车停放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18
记者探访:因“图方便”,北京积水潭桥下多名非机动车骑行人挨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11
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意见
北京市公安局 2025-06-24
“一场一策”破解国展商圈非机动车停车难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5-06
北京加大非机动车交通违法治理!严查这些行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