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云南麻栗坡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消息,近日,麻栗坡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在猛硐片区开展野外巡护与常态化生物多样性监测过程中,发现5株矮小型兰花,其中2株正处于开花期。
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专家鉴定,确认为兰科兰属珍稀物种——珍珠矮(Cymbidium nanulum)。该物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海南等地,此次为麻栗坡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首次正式记录。珍珠矮的发现不仅丰富了保护区兰科植物物种名录,也为深入研究该区域兰科植物的生物地理分布提供了重要资料。
珍珠矮植株低矮,叶形秀美,花序挺拔,观赏价值较高。叶片呈带形,深绿色,表面富有光泽。其最典型的识别特征为假鳞茎极为细小,形似珍珠,故得名“珍珠矮”。该物种在野外种群数量稀少,易受人类活动干扰,自然繁殖困难。目前,珍珠矮已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并在IUCN红色名录中评定为濒危(EN)等级。
此次珍珠矮的发现,是麻栗坡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科研监测工作方面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珍珠矮作为保护区内新记录的兰科植物,不仅扩充了本地兰科植物名录,也进一步印证了麻栗坡老山作为滇东南重要“物种基因库”的生态价值。兰科植物通常对空气湿度、土壤成分和共生真菌等环境因子极为敏感。珍珠矮在保护区内健康生长,反映出该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完整、生境质量持续向好。这一发现为后续开展兰科植物区系调查、种群动态监测,以及推进珍稀物种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对象和科学依据。下一步,麻栗坡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将继续秉持“尊重自然、科学管护”的理念,持续强化该区域的巡护管理与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严厉打击盗采盗挖行为,切实维护珍珠矮等珍稀物种的安全及其原生境的完整稳定,守护好这片珍贵的生物宝库与自然遗产。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铁柱
编辑/刘忠禹
校对/葛冬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