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通过个案积累规则,推动陪诊行业规范化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30 18:06

委托他人跑腿问诊,对方却把作为重要诊断依据的病理切片弄丢了,患者的损失如何赔?近日,患者谢女士委托从事陪诊代办服务的李某在北京一家三甲医院挂号,并支付了500元挂号费。后来李某将谢女士的病理切片丢失。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认为陪诊员李某未尽到妥善保管义务,构成侵权,判决李某赔偿患者谢女士合理经济损失2000余元、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

该病理切片对谢女士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不仅承载着精准治疗方案制定的关键信息,还包含患者敏感健康数据和隐私信息。李某作为陪诊员,在接收邮寄病理切片后未尽到妥善保管义务,导致病理切片丢失。这一行为直接影响了谢女士后续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更因切片可能被第三方获取而引发隐私泄露风险。法院认定病理切片丢失对患者健康权和隐私权构成侵害,判决陪诊员给予患者精神损害赔偿,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据。

陪诊服务作为新兴行业,确实存在诸多权益侵害风险,病理切片丢失只是风险之一,其他风险还有很多。比如陪诊员在代挂号、代取报告过程中,可能因操作不当导致患者身份证号、病历资料等敏感信息外泄;在陪同检查时,可能因沟通疏漏造成检查项目错误或结果延误,以及出现诊疗方案误传、患者财物损毁等问题。由于该行业缺乏统一服务标准和监管规范,既往缺乏可参照的典型判例,导致患者在权益受损后往往面临维权困难,如此既不利于患者权益保护,而且也制约了行业健康发展。

每起陪诊侵权案件的处理,都是对行业规范的有益探索。在上述案件中,法院明确将病理切片界定为“具有人格属性的特殊物”,为后续类似案件提供了重要的法律适用思路。陪诊员泄露患者隐私、倒号或当“医托”、收取不合理费用、向老年患者推销保健品、因疏忽导致患者受伤等,类似现象如何处置,都需要通过个案厘清是非、积累规则、明确边界。

需要强调的是,权益保障并非单向要求,陪诊员的正当权益同样要得到保障。比如,陪诊员可能因患者隐瞒真实病情而承担额外风险,或在代患者决策时面临法律责任模糊问题。通过真实案例积累,既能明确陪诊员对患者的注意义务边界,也能厘清陪诊员自身权益受侵害时的处置办法。这种双向权益保障机制的形成,需要不断积累两方面案例,最终形成平衡各方利益的规则体系。

当前,陪诊行业正处于社会自行探索向规范发展转型的关键期。当类似案例处置规则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行业规范,不仅包括服务标准、操作流程等具体要求,更涵盖法律责任认定、权益维护路径等规则。随着规则体系日益完善,陪诊服务就会进入规范化发展的轨道,实现从业有章可循、监管有据可依、患者权益能够得到更好保障的良性发展格局。

文/时本

编辑/周超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别让慢性病抢走我们的父母”为何引关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30
北青快评|校园代跑成“生意”,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5
北青快评|“减肥神药”处方岂能按需更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5
北青快评|寝室直播不能侵害室友权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4
北青快评|直播写作业流行,“云监工”虽好但切莫依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4
商务部:美对相关中国船舶征收港口费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2
北青快评|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利国利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11
服务“老老人” 北京推动建设运营2.8万张家庭养老床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