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街秋意正浓,核心区2.5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金融界嘉宾齐聚一堂,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正在这里举办。印象中,这是北京青年报记者第三次采访这场金融盛会,从2023年的“金融高质量发展”到今年的“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论坛主题的演进中,隐藏着中国金融的进阶密码。
“重塑”是今年金融街论坛年会的重要主题之一,它与近期资本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形成深度呼应。重塑意味着什么?如何重塑我们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力量?
本届论坛不仅设置5个境外分会场实现全球联动,更通过一系列政策发布与思想碰撞,续写着这个国家级论坛的十四年传奇。金融街论坛完成了从最初的行业交流到国家金融政策“发布厅”;从行业会议到“中国金融改革发展风向标”的身份跃迁。同时,作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经济金融领域首个国家级、国际性专业论坛,其在特殊时间节点承载的政策传递与全球对话使命,使其成为观察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窗口。
从上证指数时隔10年站上4000点的市场表现,到监管层密集释放的改革信号,一个以制度完善为根基、以服务创新为导向、以开放包容为特征的资本市场重塑进程正加速推进。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论坛上揭晓的改革“路线图”密集落地:10月28日科创板科创成长层迎来首批企业上市,通过引入专业机构投资者等机制拓宽硬科技企业融资通道;深化创业板改革即将启动,量身定制新兴产业上市标准,与科创板形成功能互补。
监管层在金融街论坛明确提出,要着力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全面落实长周期考核,努力完善“长钱长投”市场生态。
当前资本市场的重塑呈现鲜明时代特征:与2015年行情不同,此次上涨依托结构性改革而非单纯资金驱动,优质科技企业与实体龙头成为市场核心动能。正如论坛释放的信号,这场重塑既是“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打通过程,也是市场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之路。
视频制作/实习生 董嘉怡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朱开云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朱开云
编辑/温婧 李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