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说法|打击倒号黄牛需要创新技术手段
北京青年报 2025-10-30 09:04

2024年7月5日8时至8时45分,湖北省武汉儿童医院官方微信小程序平台内的挂号系统突然“停摆”,45分钟里,患者无法通过微信预约挂号。“停摆”背后,与一群利用软件抢号的“黄牛”有关。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检察院承办的案件经审理后,4组“黄牛”共9名被告人分别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1个月至10个月不等,目前判决已生效。

从这起案件的细节来看,倒号“黄牛”的规模、技术手段和组织化程度远超公众想象。9名被告人分为4组团伙,涵盖技术研发、号源倒卖、客户对接等全链条环节,其中还有IT从业者专门开发每秒可抢号100次的软件。这些“技术黄牛”通过高频点击、批量操作恶意攻击涉事医院的系统。该系统的设计承载量仅10万人次,案发当日的访问量却飙升至数十万人次。

尤其令人费解的是,多名涉案者竟是名牌大学通信工程等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比如林某、涂某这对“211”高校通信工程专业情侣,本在大型科技公司拿着可观薪水,却因一次就医难萌生“自己抢号更方便”的念头,最终将副业变成犯罪;张某作为软件研发爱好者,无业状态下仍为“黄牛”定制外挂软件;李某在贵州某公司从事IT工作,却利用专业能力开发抢号工具。这些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为何甘愿沦为信息时代的抢号“黄牛”?

高素质人才参与倒卖医院专家号,暴露出多重社会隐忧。他们将专业能力变成牟利工具,甚至以“解决自身就医难”为借口,合理化其倒号的犯罪行为,是其技术伦理缺失与价值观扭曲的体现。当普通患者挂不上号时,“技术黄牛”却通过软件垄断号源,不仅加剧了患者挂号难,而且对医院信息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打击倒号“黄牛”必须校准方向、创新手段。技术层面,医院应建立多维度防护体系,尤其要对线上用户实施限流限频策略,部署应用防火墙拦截异常访问,强化数据传输加密,将传统验证码升级为滑块或人脸识别,避免被外挂软件破解。在制度层面,可推行预就诊挂号制,由医生助理或AI评估患者病情后分配专家号源,让重症患者优先获得资源。此外,要进一步明确“技术黄牛”的刑事追责标准,对研发、倒卖、使用外挂软件的全链条行为实施精准打击,形成更强的震慑效应。

这起案件的判决,不仅是对9名“黄牛”的惩戒,更是一记警钟。如果高学历人才也自甘堕落当“黄牛”,治理则不仅需要出重拳,更要在技术伦理、高素质人才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刻反思。唯有构建更强的技术防护网,才能让信息技术进步更好服务于医疗民生,而非成为“黄牛”的帮凶。(秋实)

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张丽

相关阅读
沈阳警方打掉多个医院“黄牛”团伙 75人落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22
经世济人 | 技术不该是黄牛抢号的加速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11
患者“一号难求”,为啥黄牛能挂上?揭开背后黑色产业链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1-27
文旅场馆免费门票遭“抢票” 南京警方全链条打击倒票“黄牛”
法治日报 2024-11-12
抓获112人 沈阳警方重拳打击医院“号贩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0-22
33人被刑拘!警方重拳打击医院“号贩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0-09
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整治“黄牛”倒票违法犯罪专项工作
新华社 2024-10-03
北京海淀警方严厉打击医院“号贩子” 33名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