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社会学经典著作
阿兰·埃伦贝格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研究员。他的这部《疲于做自己:抑郁症与社会》首版于1998年,早已有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十来个译本,书中内容不断被各国学者研究、评论、引用。随着抑郁症越来越成为流行病,这本书焕发出令人震惊的生命力,从而确立了其社会学经典著作的地位。
★抑郁症概念的社会发展史·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转变史
抑郁症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抑郁症在当代社会越来越成为流行病?《疲于做自己:抑郁症与社会》这部社会学经典著作之所以意义重大,正是因为它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时代,可以带领我们形而上地探索和思考造成抑郁症频发的社会原因。
随着时代的变迁,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近几十年来发生了哪些转变?我们该如何去理解、去看待这个世界,该如何体验生活和世界,才能免于被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纠缠?我们对精神疾病有哪些误解,又该如何去描述痛苦,去正确地理解精神病?这些都是这部“抑郁症概念的社会发展史”“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转变史”试图回答的问题。
1.本书作者阿兰·埃伦贝格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研究员。他的这部《疲于做自己:抑郁症与社会》早已被翻译为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十来种语言,是一部意义重大的社会学经典著作。
2.作者将精神病学的文化史和技术史结合起来,试图通过对一个概念的历史的解读,以小见大地展现整个当代社会对人的理解和主体性本身遭遇的变迁,为我们探究与此相关的新困境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3.中文版由巴黎十大社会学博士王甦翻译;由知名设计师周伟伟精心设计。
【图书简介】
本书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兰·埃伦贝格的一本社会学经典著作。作者完整地呈现了抑郁症作为一个精神病学概念的流变,同时剖析了抑郁症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他将精神病学的文化史和技术史结合起来,试图通过对一个概念的历史的解读,以小见大地展现整个当代社会对人的理解和主体性本身遭遇的变迁,为我们探究与此相关的新困境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抑郁症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抑郁症在当代社会越来越成为流行病?要治愈这一精神疾患,对这两个问题的追问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仅满足于心理和药物技术的纯粹应用,而缺乏形而上的探索与整体思考,不去厘清深层次的概念背景与造成抑郁症的社会原因,就不能全面地理解抑郁症,进而了解现代性危机下的主体和我们所身处的社会。
【作者简介】
阿兰·埃伦贝格(Alain Ehrenberg),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名誉主任研究员。1994年,在CNRS与人合作主持“精神药物、政治与社会研究小组”。2001年,联合CNRS、巴黎五大以及法国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所,成立“精神药物、精神健康与社会研究中心”。著有《对个人表现的崇拜》《不确定的个人》《疲于做自己:抑郁症与社会》等,致力于勾勒当代人的轮廓。
【译者简介】
王甦,巴黎十大社会学博士,在法国长期从事研究和学术翻译工作。译有《一个偶像的黄昏:弗洛伊德的谎言》《疲于做自己:抑郁症与社会》,以及《民族国家间的和平与战争》(合译)、《雷蒙•阿隆回忆录(增订本)》(合译)等。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