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活力的内需体系促经济增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15 08:36

·《政府工作报告》原文·

全方位扩大内需,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实施逆周期调节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培育富有活力的内需体系,增强经济增长稳定性。

·解读·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把“全方位扩大内需,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作为2025年重点政府工作加以部署。

“两新”“两重”支撑经济回升向好

上个月召开的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在2025年9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之首。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中也都针对当前“消费不振”“一些产业面临增长压力”的挑战和困难,将“全方位扩大内需”作为重点工作加以部署。

回望2024年,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发力显效,有力支撑经济回升向好。其中,作为“全方位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两新”“两重”政策表现亮眼。2024年,86个“两重”领域重大项目全部开工。“两新”中,2024年,本市在个人乘用车、家电、老旧客货车、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居家适老化改造、农业机械、农村“煤改电”、电动自行车等十余个领域组织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个人乘用车报废更新10.5万辆、老旧客货车报废更新近8600辆,聚焦重点民生保障,支持家电以旧换新165.6万台,4.2万户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物品购置。在政策带动下,去年1-11月,全市汽车制造业增长17.4%,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5倍,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5%;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商品实现零售额474.7亿元,同比增长9.2%。

一系列“数字”的背后,展现出政策扩围对经济向好的“支撑力”。据市发改委介绍,今年“两新”“两重”政策效能将持续加速释放,不断激发内需潜力。《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均提出,2025年,要加力扩围落实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围绕“两重”建设、设备更新等完善全市重大项目储备库。

培育新场景 增加消费新动力

《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今年重点工作即“培育富有活力的内需体系”,其中重要任务就是“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据相关部门介绍,刚刚过去的2024年,有一批全新的消费场景、消费业态组合亮相京城。在东部,通州万象汇开业即“顶流”,开业仅两天就吸引了近30万人次的客流量,销售额更是高达2800余万元。往西看,石景山和美汇的亮相,为京西消费注入全新活力。在北部,超极合生汇已成为网红打卡点。在南部,龙玥城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增一座一站式微度假体验型购物中心……据统计,2024年,本市完成15个重点商圈改造升级、17家商业综合体投入运营。与此同时,“漫步北京”品牌发布120条精品旅游路线、20个博物馆试点延时开放、以“京彩四季”为主题开展“京城十二令”月度精品活动……这些符合年轻人消费需求的消费场景,为北京的商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计划报告》中提到,2025年北京还将创新多元消费场景,更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例如,推动中关村等重点商圈改造升级和湾里等项目开业,开展轨道站点周边闲置低效场馆、老旧厂房“体育+”“亲子+”业态改造,培育“公园+”消费场景。鼓励老字号企业与知名IP跨界合作开发新产品。谋划推进京南文化旅游度假区、“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等重点项目建设。新推100条“漫步北京”主题游线路,打造一批工业旅游目的地,做强“北京微度假”目的地品牌。挖掘时尚消费、假日消费、美丽健康消费潜力。鼓励跨境电商在商圈建设体验店。

三种经济带来消费新机遇

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做出的总体部署。《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也强调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并将之作为“培育新型消费”的重要抓手。

聚焦青年,作为新型消费的代表,一系列首店、首发、首秀在这两年点亮消费市场,让首发经济备受关注。

2024年,本市新落地首店超900家,举办百余场新品首发首秀活动。到国贸商城,逛200平方米的中国首家路易威登家居空间,体验奢华现代生活场景;到刚刚开业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配套共享商业空间——D.P.ONE源·心商业项目中,打卡必胜客中国首家城市露营风主题店、肯德基首家大运河场景主题店,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别样的就餐环境……这些消费供给上的“新鲜血液”,成为吸引年轻客群的流量密码。

在北京,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银发市场也活力涌现。《计划报告》显示,2024年本市出台了若干加强“老老人”服务保障的措施。包括加强“老老人”需求调查和兜底保障、优化“老老人”服务设施功能布局、扩大“老老人”普惠服务供给、完善“老老人”医疗服务供给、推进“老老人”服务专业化标准化智慧化、强化“老老人”服务改革组织保障等六大项措施。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这里每项都蕴含着银发经济的商机。例如,兜底保障方面,为重度失能失智“老老人”提供居家照护服务存在需求;服务设施功能布局方面,农村“老老人”服务还有短板;普惠服务供给方面,“老老人”助餐服务网点或成新的增长点;“老老人”医疗服务供给方面,需优化医疗护理服务资源;“老老人”服务智慧化方面,建设智慧养老场景大有可为。

《计划报告》中明确提出,2025年本市将建设全球知名冰雪旅游高质量目的地。作为“双奥之城”,北京冰雪运动、冰雪旅游等“冰雪经济”相关产业也在不断升温。

2024年,冰雪赛事对冰雪消费拉动明显。例如,2024—2025赛季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在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举行期间,首钢园的入园人数接近14万人次,周边的餐饮销售提升了5个百分点,住宿收入提高了43%。同样,在延庆举办的2024—2025赛季国际雪联高山滑雪单板平行大回转世界杯延庆站中,当地奥林匹克园区整体收入近300万元。

同时,第十一届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系列活动暨2024-2025北京冰雪运动消费季中,全市发放冰雪体验券3万张,并举办多项冰雪活动。多元化的冰雪游乐方式和选择,伴随着新一轮冰雪季的开启热度大增。

·名词解释·

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动机

《政府工作报告》原文:今年着力发展壮大高精尖产业,努力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动机。

解读:新质生产力是什么?特点是创新,关键在优质,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动机,需要瞄准一系列新领域、新赛道集中发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升优势产业发展能级,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聚焦工业母机等领域,一链一策加快产业链延伸布局。积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建立投入增长机制,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新材料等20个未来产业。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推动全市5G移动网络深度覆盖,建设2个万P算力中心;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鼓励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开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等。

本质安全

《政府工作报告》原文:提高城市本质安全水平,切实维护首都和谐稳定。

解读:是指“人—机—环境—管理”这一系统表现出的安全性能。在规划、设计、施工到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内,运用替代、简化、最小化、缓解及容错等方法,有效推进机械化物理防护技术、自动化联防联控技术、定置化连锁防护技术以及智能化监控预警技术等创新应用,全面落实制度标准、监督管理、风险防控、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岗位职责、安全培训、安全文化等保障措施,消除和降低固有风险,从源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和系统性风险。

北京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原文:持续提升营商环境企业获得感。谋划推进新一轮改革任务,打造首善标准、国际一流的“北京服务”。

解读:2023年11月,本市印发《关于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的意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指导性、框架性文件,明确提出以更大力度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为首要目标,以“北京标准”“北京效率”“北京诚信”为支撑,塑造首善标准、国际一流的“北京服务”,让企业群众能办事、快办事、好办事、办成事,以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

光网之都、万兆之城

《政府工作报告》原文:提速建设光网之都、万兆之城。

解读:2023年,本市发布《光网之都、万兆之城行动计划(2023—2025年)》,着力推动网络向万兆光网(增强型全光网络,以万兆速率为主要特征)迈进,打造以万兆光网为基础的网络能力领先、创新应用领先、前沿示范领先的“全光万兆”样板城市。

火箭大街

《政府工作报告》原文:未来产业蓬勃发展,火箭大街启动建设。

解读: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共性技术平台、高端制造中心、创新研发中心、科技互动展厅等设施,涵盖火箭研发试验、生产制造等十余个共享共用实验平台,为企业提供新技术研发及应用场景拓展等支撑保障。

具身智能

《计划报告》原文:加快推进多模态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生物计算等技术研发。

解读:基于物理身体进行感知和行动的智能系统,通过智能体与环境的交互获取信息、理解问题、做出决策并实现行动,从而产生智能行为和适应性。

“两新”“两重”

《政府工作报告》原文:焕新商品消费,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促进新能源车、数码产品等绿色、信息消费,加强老字号品牌创新、集合展示。结合“两重”建设和“十五五”时期发展需要,加强项目谋划和前期工作,促进储备项目转化落地。

解读:“两新”是指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旨在拉动投资增长和释放消费潜力,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两重”指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国家通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是实施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0.1微克”行动

《政府工作报告》原文: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0.1微克”行动。

解读:是本市大气污染防治“1微克”行动的延续和深化。面对减排空间收窄、改善难度加大、下降速率趋缓、短期易波动反复的新形势,在“1微克”行动的基础上,更加科学、精准、精细地开展污染治理,不放过每0.1微克的细颗粒物浓度下降幅度,推动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

本版文/本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多省份2025年工业目标锚定5%以上 前瞻布局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1-21
多省份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在5%左右,消费恢复有望加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1-21
地方两会密集召开 2025年经济增长蓝图初现
证券日报 2025-01-20
京津冀协同发展如何迈向纵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15
多数省份敲定明年两会时间 明确扩内需工作重点
证券时报 2024-12-07
中外企业家热议政府工作报告:感受到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支持,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
澎湃新闻 2024-03-06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90%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5
31省份亮出全年经济成绩单:各省份2023年GDP全部实现正增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02-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