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就业扩容提质
经济日报 2024-12-20 11:00

今年以来,我国不断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一系列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政策,稳就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至10月底,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13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为432万人,10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为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就业压力仍然存在,部分群体、行业就业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对此,要进一步抓住高校毕业生、农民工以及就业困难人员这些重点群体,进一步完善相关就业支持政策。原因在于,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农民工是产业工人的主力军,就业困难人员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帮扶对象。抓住这些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就抓住了就业工作的“牛鼻子”;稳住这些重点群体,就稳住了就业基本盘。分类研判不同人群的就业重点、难点,差异化实施就业创业政策,增强就业的适配性稳定性,才能使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协同增效,更好地稳住就业大盘、兜牢民生底线。

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未来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每年将保持在1000万人以上,因此要持续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支持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引导高校毕业生关注新职业、投身新职业,不断壮大经营主体,实现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兴业的良性发展。稳定公共岗位规模,以“三支一扶”计划、“特岗计划”和“西部计划”为支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适当扩大招募规模,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完善财政、税收、金融等支持政策,强化岗位开发,畅通基层成长成才路径,优化衔接校内校外服务,确保青年就业水平总体稳定。

坚持农民工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并重。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是保持就业大局稳定的重要支撑。完善劳务协作机制,提供岗位收集、精准匹配、高效输出全流程服务,实现出得去、稳得住,扎实细致做好农民工外出就业保障服务工作。支持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能够有效缓解农村“三留守”问题,有利于社会稳定繁荣。但是,当前很多地区的县域经济承载就业能力有限,就业渠道较为单一。这就要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建设返乡入乡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推荐带动就业明显、发展前景好的返乡入乡创业项目入驻,加快培育乡村主导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创造更多优质就业岗位。

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社会政策要托底,关键就是托住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这个底,要把困难人员就业兜底帮扶摆在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畅通线上、线下失业登记渠道,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标准,完善相应的援助政策。搭建零工驿站,快速匹配劳动力供需方,吸纳困难人员就业。增设或购买公益性扶贫岗位,加强对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满足困难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业稳则民心安、社会稳。推进重点群体就业,既要解决量上的“有没有”,更要解决质上的“好不好”。数字经济时代,求职者要做到终身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更好匹配职业需求。政府应因势利导,增加社会培训预算、建设数字化培训平台,持续规范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及各类知识培训,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破除各类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实现人尽其用、人尽其才。

文/韩晶

图源/视觉中国

相关阅读
拓宽重点群体就业成才渠道
经济日报 2024-10-27
金观平:拓宽重点群体就业成才渠道
经济日报 2024-10-27
经济日报金观平:大力支持重点群体就业
经济日报 2024-06-19
人社部部长王晓萍: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9
人民日报政策问答:如何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
人民日报 2024-02-17
1至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2万人 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10-30
鼓励机关事业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 北京推出15项稳就业措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03
鼓励机关事业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 北京集中推出15项稳就业措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