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赵孟頫说,我媳妇儿有颜有才,性格又好——管道昇这般的女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26 10:00

管道昇嫁给赵孟頫的时候,二十八岁。和夫君一样,赵家娘子也是开挂的。

她绘了《墨竹谱》,封了魏国夫人,把一大家子管得服服帖帖,生育了九个子女,子女都孝且有才(除了长子幼女夭折)。她死后,赵孟頫在墓志里写:“……相伴三十年,如今剩我一人,我真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这人生,简直是赢家中的赢家好吗。

但管道昇单独出镜的时候很少,很少。二十八岁以前关于她的记载,几乎是空白,二十八岁以后她的名字,都和赵孟頫连在一起。她嫁了光芒耀目的赵孟頫,究竟,是被这光芒照亮,还是被这光芒掩盖?

管道昇 《山水画册十二页》之三

故夫人归于我

二十八岁的管道昇嫁与三十六岁的赵孟頫

管道昇的前二十八年没有什么记载。但我们还是可以捋个大概,尤其是瞧一瞧,顶着世俗的压力二十八岁未曾出嫁的姑娘,究竟是因为这姑娘忒厉害呢,还是因为她老爹老娘忒厉害?

按照赵孟頫的“廿六年归于我(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推算,管道昇生于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据说她生于吴兴德清,又据说她生于上海青浦。她的父亲,据说是春秋时期管仲的后代,被乡人尊称为“管公”。“管公”名管坤,字直夫,以任侠闻名乡里。

“管公”无子,家中只两个女儿,老大道杲,老二道昇,字仲姬,又名瑶姬,生下来就聪明得紧。赵孟頫说管公对仲姬“特所钟爱”。管道昇幼时的景定、淳熙年间,正是贾似道主政的南宋垂暮之年。朝廷与蒙古的对阵,渐渐力有不支。那时候江万里、刘辰翁、文天祥虽已入朝为官,也努力力挽狂澜,但南宋的倾颓已不堪挽救。

南宋灭亡的时候,管道昇正是豆蔻年华。在这样的乱世里,想必没有一个父母会因为女儿已适龄,便草草付与任何人——何况是望女成龙的管父,嫁错,可比不嫁要命得多。但不嫁,并不等于不管。

其时赵孟頫便在吴兴。南宋亡后,二十多岁的赵孟頫闲居吴兴家中。但闲居可不等于整天地耍。他拜老儒敖继公为师,又和钱选等吴兴士人来往,吴兴这一带,有了一个出名的文人的小圈子“吴兴八俊”,其中声名最显的,据说便是赵孟頫。

同在吴兴,管父不会不注意到这个“神情闲远”、才貌双全的年轻人。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朝廷向赵孟頫伸出橄榄枝,赵孟頫拒绝了。至元二十年,赵孟頫再次拒绝出仕元朝。

但到了至元二十三年,不知道为什么,赵孟頫答应了。据说就在这一年,因为偶然的缘故,赵孟頫与管父相遇,同样性情倜傥的两人一见如故,三年后,二十八岁的管道昇嫁与三十六岁的赵孟頫,两人在吴兴完婚,婚后同赴大都。

夫人生而聪明过人,公甚奇之,必欲得佳婿。予与公同里干,公又奇予,以为必贵,故夫人归于我。

——赵孟頫《魏国夫人管氏墓志铭》

管公眼光甚佳。这一对佳儿佳妇,一起开了挂。尤其是他的仲姬,嫁为人妇,不是画了一个人生的句号,而是开始写一连串惊叹号。他的仲姬,到底与平凡女子不一样。

不学诗而能诗,不学画而能画

“善书妇人”,画竹子也很有一套

赵孟頫说管道昇是天才,“不学诗而能诗,不学画而能画,得于天然者也。”

管道昇款的画不多,但亦不是只有一二幅,据说有《烟雨丛竹图》《竹石图》《梅竹图》《修竹美人图》《墨竹图》等,只是其中真伪大多难以辨识,其中最可信的大概要数《墨竹图》。

此一幅墨竹图右下署有“仲姬画与淑琼”款题,据说是传世中国古代女性画家作品中最早题有名款的,其与赵孟頫、赵雍的墨竹画合装为一卷,并称《赵氏一门三竹图》卷。

细看此画,每一竹叶皆以藏锋落笔、出锋撇出,劲挺有力,错落交叠,有意思的是,徐邦达说此竹的健拔,可能有赵孟頫一半的贡献——似乎是一人先画出枝叶,再由另一人补笔画出厚重、挺健的部分。

徐邦达的怀疑甚有道理。但管道昇的竹子,也不全是赵孟頫代笔或全代笔。她对于画竹子很有一套,尤其擅画晴竹新簧,据说玉山雅集的主人顾瑛就收得有她十几幅竹图,据此以为心头好。她还编过一套画竹子的教程《墨竹谱》,亦是画史留名的。

她的书法亦有名。据说元仁宗曾特命管道昇书《千字文》卷,并将此卷和赵孟頫、赵雍的书法裱为同一卷,盖上御印,珍藏于秘书监,兴高采烈地说:“瞧瞧!我朝有夫、妻、子都是善书之士,我大元朝多么的威武!”

俾使后世知晓大元皇朝不仅曾有一位善书妇人,且其一家俱为善书之士,堪为人间奇事!

时人亦颇看好管夫人的字:

管夫人作书,寸绡片纸,人争购之,后学为之模范。

管道昇最出名的书法帖自然是《秋深帖》,其他还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久不上记帖》、北京故宫藏《久疏上状帖》,以及写与中峰和尚的《拜别顶相帖》,还有《璇玑图诗》。但《秋深帖》九成九是赵孟頫代笔,与《秋深帖》相近的《久不上记帖》《久疏上状帖》恐怕也难逃代笔之嫌。

那管道昇会书法吗?其实是会的。《墨竹图》右下所署“仲姬画与淑琼”款题,当是管道昇自题。这款题用笔方折,书风与《拜别顶相帖》(又称《管道昇致中峰和尚》尺牍)十分相近。

《拜别顶相帖》收录在《赵氏一门法书》册里(现藏台北故宫),此册共收录有十二封赵孟頫和管道昇写给中峰和尚的尺牍,册后有赵孟頫之弟所写的跋文,可信度是比较高的。这可能是管道昇传世的唯一书法手迹。

在《拜别顶相帖》里,管道昇的字形匀整稚拙,行笔圆润,夹杂方笔,精于鉴别的艺术史学者傅申曾说《拜别顶相帖》“带有年长女子气息”。与《秋深帖》的劲健有别,也有很像的地方。

管道昇嫁与赵孟頫之前,并不谙书画。她与赵孟頫待得久了,自己又喜欢,日常会仿摹夫君的字画,时日久了,遂无师自通。他二人的题识里常常提到这事。

赵孟頫有一次说:道昇爱笔墨,平时会仿摹我的尺幅小卷。

道昇素爱笔墨,每见余尺幅小卷,专意仿摹,落笔秀媚,超逸绝尘。

管道昇自己也说:我家松雪精写墨竹,我看得久了,也能会意一二。

操弄笔墨,故非女工,然而天性好之,自不能已。窃见吾松雪,精此墨竹,为日既久,亦颇会意。

——管道昇《管仲姬竹卷后跋》

又说她从来没有拜师学过书画,只是和夫君一起过了十来年,常常旁观下笔,略能得其一二。

墨竹,君子之所爱也。余虽在女流,窃甚好学。未有师承,难穷三昧。及侍吾松雪十余秋,傍观下笔,始得一二。

——管道昇《修竹图自识》

如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假设以上题识都可信的话):第一,管道昇很会嫁人,嫁的这是什么神仙郎君啊;第二,管道昇很能自学,碾压大部分拜师者……这还没完呢,管道昇在俗人的世界里也是个开挂的全能选手。

管道昇《墨竹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夫人天姿开朗,德言容功,靡一不备

旗鼓相当,好一对神仙眷属

在《拜别顶相帖》里,管道昇曾经说:“每天的事情都多得不得了,难有心境安宁之时。”

道昇宿业甚重,每日人事扰扰,不能安静。

在与管道昇结婚前两年,赵孟頫已是五品的兵部郎中、奉训大夫,在十余年以后,屡升屡迁,最后至魏国公,管道昇也被册封为魏国夫人。历朝历代封魏国公的,不过七十八人。

身为赵家的第一太太,管道昇的日常家务之繁忙,是可以想象的。她大概是把自己累死了才做到赵孟頫墓志铭里的这一条一条。这一条一条总结出来是大概这样的:

一、夫人天姿开朗。

我媳妇儿人又美,性格又好。

二、德言容功,靡一不备。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全都有。模范妇女一枚。

三、翰墨词章,不学而能。

当然,天才都这样……

四、处家事,内外整然。

古时大户人家的家事堪比一个大公司,参看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大概可以了解,这些事包括管理佣仆、收放田租、人情往来、教育子女、处理府内突发事件……所以管道昇说自己前世没修好,今生这么一个劳碌命……

五、岁时奉祖先祭祀,非有疾必斋明盛服,躬致其严。

除了打点好活人,还要打点祖宗,四时八节都按规矩妥妥办好。

六、夫族有失于人者,必赎出之。

待夫族如待亲人,有事必然出面搭救。

七、遇人有不足,必周给之无所吝。

怜恤贫弱,有慈悲心肠。当然这也是很多大户太太的标配……

八、待宾客、应世事,无不中礼合度。

人际关系也处理得八面玲珑滴水不漏。

当然你可以看作是赵孟頫写墓志,不免有所夸大,但管道昇二十八岁嫁与赵孟頫,此后的岁月,赵孟頫确实一路顺风顺水(除了两面受夹气,这也是历史原因),她与赵孟頫生育的九个子女个个出色,赵氏一门三代出了七个大画家(那可不是一般的大)。管道昇在《秋深帖》里表现出的那种谦和婉顺(虽是赵孟頫代笔,但终究是拟着管道昇的声气写的),以及在一些家书里流露出来的宽厚心善,纵有夸大,亦应是实有其事的。譬如这则家书:

九月间沈山主周年,切须与三定钱、油三斤、米五斗,请十僧灯斛做汝父母名字追荐沈山主则个。可怜此人,多与我家出气力,切须报答他。

在管道昇嫁与赵孟頫的三十年里,赵氏门庭兴盛,才学精进,声望日隆,这其中泰半的功劳,大概要归于管道昇。难以想象,被纷繁的家事所包围的这位治家妇人,在治家之外,还治出了流传后世的不少书画和《墨竹谱》,我们普通人在目瞪口呆之余,除了唤她一声神仙,还能说啥呢?

也许还是有人要嘀咕,管道昇之所以这么厉害,是因为她嫁了赵孟頫,但后人对她的称呼,注意,是管夫人,不是赵夫人。世间女子,若嫁了一个有颜值、有才华、有情意、有前途的郎君,其中大概率会不知不觉放弃自己,成全郎君的。像管道昇这般,奋力与夫君旗鼓相当的,实在少之又少。这到底是一对怎样的神仙眷属?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我侬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们知道赵孟頫是神仙。当年赵孟頫去到大都,忽必烈瞧他第一眼:“神仙呀!”打眼再瞧:“还是神仙呀!”

神仙娶的娘子,也是神仙。他们算得上是神仙眷属,而且是很要好的神仙眷属。赵孟頫爱夸我娘子多么的有才华,管道昇也在题跋中时时提到自家夫君:“吾松雪”如何如何,“吾松雪”又如何如何——无须多想,便觉旖旎。

他们写给各自亲友的信里,也会常常提到彼此。赵孟頫说起娘子最常用的是拙妇、老妻。而管夫人给婶婶和中峰师的信里,也会提到官人和良人。这一定是两人平时的习惯,以至于赵孟頫代入到妻子的角色时,也是顺手拈来“官人”如何如何。

赵孟頫体贴妻子日日繁忙不得安宁的痛苦,会代笔作书,《秋深帖》《久不上记帖》《久疏上状帖》大概全是一样的情况。管道昇也体贴夫君做官的不顺和不怿,会在赵孟頫压力山大的时候很有义气地表示:官人你若有千斤担,为妻与你分担五百斤。官人你若想浪江湖,为妻愿与你走天涯。这是他们在《渔夫图》上的相和词:

渺渺烟波一叶舟,西风木落五湖秋。盟鸥鹭,傲王侯,管甚鲈鱼不上钩!侬在东南震泽州,烟波日日钓鱼舟。山似翠,酒如油,醉眼看山百自由。

——赵孟頫

遥想山堂数树梅,凌寒玉蕊发南枝。山月照,晚风吹,只为清香苦欲归。南望吴兴路四千,几时间去雪水边。名与利,付之天,笑把渔竿上画船。

身在燕山近帝居,归心日夜忆东吴。斟美酒,脍新鱼,除却清闲总不如。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

——管道昇

这一对儿神仙眷属的相互成全,是多方面的,如同他们在《墨竹图》和《秋深帖》里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被后世演绎成了我侬曲的传奇。据说赵孟頫想纳妾,写封信寄与管道昇:

我学士,尔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也无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管道昇反手一记,就是那首著名的《我侬曲》: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但《我侬曲》(或名《我侬词》《你侬我侬》),是个说不清楚的事。明朝成化、弘治、嘉靖年间,与《我侬曲》同出一胎的《锁南枝》《泥捏人》《挂枝儿》大为流行。明人陈开先的《一笑散》里,提到了《锁南枝》,并且说:据说这是赵孟頫和管夫人写的。这可能是最早提到《我侬曲》和管赵相关的记载。

稍晚一些,明人蒋一葵的《尧山堂外纪》卷七十,以传奇性极强的笔调,记载了管道昇以《我侬曲》打消赵孟頫纳妾念头的故事,并附有赵孟頫“我学士尔夫人”词和管道昇“你侬我侬”词,已和如今流传的故事一般无二了。

再后来冯梦龙整理民歌集《挂枝儿》,在其《欢部》中记载了一则小曲《泥人》:

泥人儿。好一似咱两个。捻一个你。塑一个我。看两下里如何。将他来揉和了重新做。重捻一个你。重塑一个我。我身上有你也。你身上有了我。

冯梦龙在《泥人》下面说,这原来是赵孟頫写给管道昇的曲,略略改过几个字。“你侬我侬”是赵孟頫写给管道昇的,还是管道昇写给赵孟頫的,还是一起合写的,还真不好说。唯一没有疑问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缱绻。

管道昇《拜别顶相帖》

哀痛之极,不如无生

扶棺南归,赵孟頫生不如死

延佑五年,管道昇脚气病复发,经赵孟頫多次上书请求,次年四月,方得南归。他们终于可以像以前的心愿那样,买一叶扁舟逍遥江湖去也。可惜,五月十日,途经山东临清时,管道昇病逝于舟中。

这一年,赵孟頫六十六岁,管道昇五十八岁。酷暑长途三千里,赵孟頫扶棺南归,一度觉得生不如死。

孟頫得旨南还,何图病妻道卒,哀痛之极,不如无生!酷暑长途三千里,护柩来归,与死为临。

近三个月后,八月五日,赵孟頫写下了小楷《洛神赋》。《洛神赋》又名《感甄赋》,表达的是曹植人神相隔的痛楚与思念。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赵孟頫在临写《洛神赋》的时候,他心里想的是不是神仙管道昇?在秀美绝伦的墨迹下,掩盖的是一颗放不下的破碎之心。

自老妻之亡,哀悼痛切,如在醉梦,当是诸幻未离,理自应尔。……盖是平生得老妻之助整卅年,一旦哭之,岂特失左右手而已耶!哀痛之极,如何可言?……卅年陈迹,宛若梦幻……盖孟頫与老妻不知前世作何因缘,今世遂成三十年夫妇?又不知因缘如何差别,遂先弃而去?使孟頫棲棲然无所依。今既将半载,痛犹未定……

三年后,赵孟頫也去世。两人合葬于湖州德清县东衡山南麓。这时候,管道昇传奇的一生才算真正落幕——她与赵孟頫曾在这世间携手同行,照亮过彼此,成就了彼此。

文并供图/任淡如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