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缓解“补能焦虑” 加速绿色出行
科技日报 2024-10-29 07:21

充电1秒钟,续航增加1公里!10月15日,科技日报记者在西安新建成的全液冷超级充电站体验了飞一般的充电速度。插枪、扫码、拔枪、自动支付……只需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满电出发。这种极速充电体验,引来不少新能源车主点赞。

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快速增长,充电时间长、充电站距离远、长途出行充电不便、村镇难觅充电站等问题逐渐显现,成为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推广的痛点。业界认为,解决“补能焦虑”对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保障车辆充电需求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0月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831.6万辆和832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30%。“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已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8.6%。”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说。

与此同时,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充电设施总量达1060万台,有效保障了250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各地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效显著。例如,截至2024年9月底,陕西省建成投运公用及专用充(换)电站4141座,各类充电桩6.32万个,实现陕西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

多方合力之下,我国绿色出行比例不断上升。今年国庆假期,高速公路电动汽车充电量超7215万千瓦时,日均充电量超1030万千瓦时,是今年平日的2.4倍,比去年“十一”假期日均增长80%,创历史新高。

这一个个亮眼数据背后,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的努力。陕西省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陈红飞认为,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补齐充电服务缺口、建设更加智慧高效的补能网络势在必行。

提升汽车补能效率

100个标准充电车位和20个超级快充车位,构成了目前西北地区规模最大、配套设施最完善、技术规格最高的两座全液冷超级充电站。记者在其中一处充电站观察到,充电车位充足,充电时间快,配套等候室、洗手间一应俱全。

“和传统风冷充电桩相比,全液冷超充系统散热能力更强。场站的充电主机最大输出功率达到480千瓦,全液冷充电终端最大电流600安培,充电速度显著提升。”设备供应商西安领充创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解决方案工程师李起航说,面对未来扩容需求,充电场站还可以通过运用微电网与储能技术,突破电力能源供应瓶颈,进一步提升用户充电体验。

如何管好、用好充电桩?西安进行了有益探索。西安城投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运营维护的西安市智慧停车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数字赋能、智能调度有效提升充电供需匹配和场站运营效率。

“我们在平台上开发了充电功能,融入充电业务,接入近5000个充电终端数据。”西安城投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王孜介绍,平台现已全面接入西安20个区县开发区的路内车位管理,包含近6000个停车场和约107万个泊位。

王孜表示,西安将以“智慧停车充电一张网”为载体,进一步催生绿电交易、光伏发电、储能应用、碳排放交易、虚拟电厂及新能源数据供应和咨询服务等新业态,为新能源汽车补能加速搭建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

加快实现“乡乡有桩”

不久前,陕西省汉中市在未覆盖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的乡镇建设了144座充电站,并投用355把汽车直流快充枪。“这标志着汉中在西部率先实现公用充电基础设施乡镇全覆盖。”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汉中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杨斌说,“我们将有序推进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布局,提高公共充电设施覆盖率。”

一直以来,我国广大乡镇地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相对较低、居民对充电桩认知度不高,导致充电场站利用率低、投资回报周期长,场站运营商在乡镇的投资积极性不高。

记者了解到,西安城投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在西安市蓝田县佘家湾村、高陵区桑家村建成2座充电站。王孜对记者说,在乡镇充电设施建设过程中,主要面临电力基础配套设施薄弱、线下运维人员缺失、建设成本高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王孜认为,应积极探索乡镇地区光储充一体建设新模式,通过布设光储充智能电站,实现光伏与储能有机结合,以缓解充电矛盾,保障电网运行安全和电力供应稳定。

“充电场站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涉及设备购置、安装调试、日常维护等各个环节。乡村充电桩全覆盖面临的关键痛点是高成本与低盈利。”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充电桩项目负责人郎赟建议,为破解痛点难点,应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在资金补贴和税收优惠上给予倾斜,在技术标准统一、电网升级改造以及土地资源配置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发文,提出制定完善充换电设施智能化相关技术要求,推动智能有序充电桩建设、替代或改造。“3年内,陕西将建成‘县县有站、乡乡有桩、村村联合布点’的充电服务网络布局。”国网电动汽车服务(陕西)有限公司安全监察部主任白雪表示,公司将大力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电动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网、电信网、交通网等能量互通、信息互联,以保障百姓安全便捷、绿色低碳出行。

文/王禹涵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湖北实现充电设施“村村通”
科技日报 2025-01-06
出行高峰临近,国庆假期全国超三分之一高速充电桩将满负荷
央视网 2024-09-29
从广筑高墙到互联互通 车企开放自建充电桩会带来哪些利好
中国青年报 2024-06-13
武汉:明年中心城区2公里就能找到充电桩 “能量站”成城市新型基础设施
武汉晚报 2024-05-21
我国累计建成充电基础设施859.6万台
人民日报 2024-03-18
多元充电设施为新能源车快速补能
经济参考报 2024-02-25
​胡兵伦敦时装周上的中国绅士 演绎潮流先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4
充换电网越织越密 擘画绿色出行蓝图
经济参考报 2024-01-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