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处胡同院落怎么有一个“气膜罩”?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9-02 11:00

西城区校场社区有395间平房院落,由于房屋老旧,每年都有房屋需要翻建和改造。可由于空间局促,工地紧挨隔壁邻居,噪声轰鸣,灰尘四起,扰民程度被“放大”了。为解决这一难题,街道与居民、施工方“有事好商量”,将宣武门外大街97号院房屋翻建作为试点,借鉴大型基坑气膜的经验,创新为改建房屋量身定制微型气膜。有了这个“防护罩”,噪声小了,扬尘没了,整个施工过程零投诉。

困扰

胡同房挨房 施工太闹心

827日,记者来到广安门内街道宣武门外大街97号院,胡同狭窄,只有一米来宽,两侧房屋一间紧挨一间。其中两间几平方米的房屋刚刚完成粉刷,焕然一新。

居民孙先生告诉记者,这两间房是直管公房,因年代久远,墙体出现倾斜,木头也已腐朽,不得不动工翻建。可大家住在一个平房院里,房屋离得很近,要拆房重盖,动静小不了。更让大家烦恼的是扬尘。大家的衣服、被褥都晾在院里,平时进进出出也只有一条通道,躲都没法躲。

“不过这次施工期间,我在家休息,几乎没有被施工噪声打扰,来来回回从胡同里过,也没有沾一身土。”孙先生说,这是因为施工方为房子量身定制了一款“防护罩”。两间房一共8米长、3米宽,“防护罩”刚好比着这个尺寸,把施工现场罩在里边。

说起翻建过程,住在隔壁校场九条的任女士羡慕不已。她所在的平房院住着4户居民,几年前,其中一户人家因房屋老旧面临翻建。“虽然也采取了防尘措施,但房子离得太近,我家的窗台上、桌子上全是灰,今天擦完明天又落一层。打电钻的噪声太刺耳,我只好白天躲出去,晚上再回来。”

郭女士也有相似的苦恼。两年前,她家的房屋因渗漏严重急需修缮。“胡同里大多是老房子,每年都有需要翻建的,我常听说因施工扰民引发的投诉。我很担心施工给邻居添麻烦,可不修又不行,实在没什么好办法,只好早早沟通,请邻里多包涵。”

协商

家门口施工如何减尘降噪

施工扰民是在胡同平房院生活的一大痛点。校场社区服务站站长赵研告诉记者,校场社区只有两栋居民楼,其他395个全是平房院落,大多是老房子,翻修翻建是绕不开的问题。“我去年4月来到社区,至今经历过十多个院子的翻建。”赵研坦言,每次施工,社区都会接到扰民问题的投诉。

“胡同院落最大的特点就是空间局促,房屋之间离得太近,解决噪声扬尘问题并不容易。”广安门内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科长王为民告诉记者,为解决这一难题,多年来,街道社区与施工方及居民多次沟通协调,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成效并不显著。好在大家并没有放弃,不断在做新的尝试。“这次我们想起了去年在别的施工项目中曾经成功采用的‘基坑气膜’。”

2023年,北京三统碑综合大厦项目的施工用上了基坑气膜。这是北京首例在施工工地安装的基坑气膜,总覆盖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如同一只巨型热气球”罩住了施工现场,使周边小区关于噪声和扬尘的诉求量大幅降低。

“我们能不能也用同样的方式,解决胡同里房屋翻建的施工问题?”王为民提出设想。大家商量后,确定将宣武门外大街97号院的两间直管公房作为试点。 但与施工方一协商,却遇到了阻力。原来,每一处房屋都增设一个气膜,无疑将增加施工成本。王为民说: “我们和施工方负责人多次沟通,虽然架设气膜增加了一部分成本,但遇上刮风下雨的天气也可以正常施工,缩短了工期,从这方面来说,又降低了成本。我们反复估量,一增一降,尽量将成本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最终说服了施工方参与这次尝试。”

创新

小微工地用上定制气膜

想法虽然挺好,落地却非易事。目前北京投入应用的是大型基坑气膜,小微工地在这方面的运用还处于空白。“所以我们一方面借鉴已有经验,另一方面也想因地制宜,尝试创新应用微型气膜。”王为民说,街道多次与施工方协商交流,讨论如何把大型气膜小型化。

施工方北京宣房宣西房屋管理有限公司的技术员李洋介绍,现有基坑气膜均为圆形,占地面积大,即便等比例缩小,也无法应用到狭窄的胡同里,所以微型气膜最好能变为方形。同时,还要考虑到斜屋顶的房屋结构。“我们前后联系了三个厂家到现场一起研究,最终决定按房屋结构和大小,量身定制一款带尖顶的微型气膜。”

“气膜的材质也需要考虑。”李洋告诉记者,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和便利性,首先要保证防水、防火阻燃。此外,由于空间狭小,施工作业时难免刮碰气膜,且气膜还将回收二次利用,材料还必须做到不易磨损。

记者注意到,相比全封闭式大型基坑气膜,这款量身定制的微型气膜在左右两侧各多了一扇小窗。考虑到空间狭小的问题。工人在里边作业时,只留一个小门递送材料、内外沟通不方便。更重要的是,大型基坑气膜有换气设备,微型气膜却没有安装条件。所以几方一商量,设计了两个可以对着开的小窗,施工期间关闭,确保减尘降噪的效果,施工结束后开窗通风换气。

效果

居民称赞“体验很好”

施工场地罩上微型气膜后,工作人员用专业设备进行了测验。“降尘效果达到90%以上,降噪效果达到80%以上,大大减轻了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王为民说。

近日,这一试点施工正式结束。居民说,以前院里一旦施工,自家得赶紧关好门窗,防止落灰。这次院里非常干净,大家依然能在院里晾晒衣服被褥,体验很好。

王为民表示,多年来胡同老房翻建往往伴随着施工扰民的投诉,而此次97号院的翻建,从开工到全部完工,实现了扬尘噪声“零投诉”,“这让我们受到很大鼓舞。”他表示,这仅仅是个开始,对它的应用还在探索阶段,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摸索。“例如,不同小微工地的情况千差万别,上一处工地的微型气膜不一定适用于下一处,如何尽可能提升重复利用率仍需探索。而且与大型气膜相比,微型气膜的消暑方式十分有限,高温天气施工作业难题也需进一步攻克。目前我们采取了高温时段暂停作业、错时作业、加大作业轮换频次、配备消暑物资等方式,但还需要进一步摸索、优化。”

施工人员在微型气膜内作业

采访结束前,记者碰上了70岁的赵女士。她说,自己和周围的许多老人一样,从小就住在胡同里,对胡同有着很深的感情。“这里生活、就医都很方便,对老人来说,不想搬家。可老房翻建的扰民问题又确实困扰着我们,邻居一翻建,有些老人就不得不暂时搬到别处。微型气膜是很好的创新,施工不用躲了,住在这里的幸福感更强了。”赵女士说。

编辑/彭小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