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睡眠保单”亟需常态化唤醒机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8 15:40

保单不知被放到何处,遗忘已久;搬家或更换手机号,保险公司和消费者“失联”,保单效力被迫中止;老人购买年金险,去世后,儿女对保单毫不知情……在生活中,这些保单未生效的情况时有发生。近期,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印发通知,开展“睡眠保单”清理专项工作。(7月18日《工人日报》)

“睡眠保单”,是指保险事故发生或保险合同到期但尚未领取赔偿或满期给付保险金,以及保险合同效力中止或效力终止但尚未领取现金价值的保单。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保单“石沉大海”,成为“睡眠保单”,给消费者带来双重风险。一方面,“睡眠保单”会导致消费者个人资金在保险机构账户中闲置,并且可能增加账户管理费等不必要支出,影响消费者财产权益。另一方面,“睡眠保单”的合同效力为中止或者终止状态,消费者失去相关保险保障,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可能难以获得保险赔付。

近年来,全国多地保险公司先后发起对生存金主人的“保险公司喊你领钱”活动。2023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人身保险“睡眠保单”清理专项工作,由各人身保险公司就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产生的“睡眠保单”对相关客户进行提醒,使消费者知悉保单权益,自主进行领取。截至今年5月,清理专项工作共完成有效提醒的保单共732.07万件,涉及保险金(现金价值)共计457.06亿元;消费者已领取权益的保单共180.49万件,涉及保险金(现金价值)共计109.54亿元。

这一系列数字,既展示了清理专项工作的显著成果,也折射出“睡眠保单”体量规模之大,清理任重道远。诚然,开展清理专项工作,有助于提高保险业服务客户的主动性,增强保险消费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但与运动式的清理相比,化解“睡眠账单”问题更需要建立常态化唤醒机制。

首先,保险公司应进一步优化服务,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管理,从源头预防“睡眠保单”。具体来说,在消费者投保时提醒其注意保存保单信息,联系方式变动及时更新,预留备用联系方式。在保单生效期间,加强电话回访,上门走访,和投保人保持必要联系。在保单到期后,主动提醒投保人,对联系不上、未能反馈的疑似“睡眠保单”启动唤醒预案,通过快速响应提高唤醒成功率。

其次,消费者应做好保单检视,定期对购买的保单进行整理,及时更新个人信息、领取相关权益,避免保单“睡眠”带来多重损失。消费者购买保险,是为了寻求人身财产保障,或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作为权益保障的责任主体,消费者应本着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态度,努力实现保单权益的“颗粒归仓”。

此外,有关部门要用好大数据,利用金融科技赋能“睡眠保单”的唤醒。今年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指导建成行业统一的“睡眠保单”一站式信息查询平台,为广大保险消费者提供便捷的“睡眠保单”查询服务。消费者实名认证、登录后,可以一键查询自己作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睡眠保单”相关信息,并可与保单所属保险公司取得联系。有关部门应加强平台的宣传推广,让更多消费者主动参与到唤醒“睡眠保单”中来,不断提升获得感和满意度。

文/张淳艺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