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丝绸之路文学不同于丝绸之路与文学关系研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8 21:00

自“丝绸之路”这一概念提出,丝绸之路研究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学术史,作为一项世界性课题成果丰硕。在这一领域,国内外涌现出许多著名学者,丝绸之路成就了许多杰出的甚至大师级的学者。近年来,由于“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丝绸之路研究更加引起广泛关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研究高潮。一个“冷门”领域迅速成为“热门”领域,过去主要集中在历史学和考古学领域的研究,如今各个领域和各方面的人才都与丝绸之路建立了联系,投入了丝绸之路的研究。在这种背景下,一个长期被忽略的课题浮出水面,丝绸之路与文学关系研究成为学术聚焦点和新的学术生长点。

丝绸之路与文学的关系不是人为附加的,而是天然生成的。世上本无所谓的路,走的人多了,就形成了路。丝绸之路作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最具有重大意义的道路也是“人”走出来的。文学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和情感投射,文学的发展变化是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晴雨表,文学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审美表现。人类社会有了丝绸之路,便有了反映丝绸之路的文学。虽然那时还没有“丝绸之路”这个概念,但这条经济贸易之路、文化交流之路、东西方对话之路和文明互动之路早已成为文学表现的对象。它的交通条件、自然风貌、历史变迁,它的经济贸易活动,它带来的文化交流,激发了人们创作的兴趣和灵感,给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强大动力。它给文学带来的影响,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可能都是无与伦比的。中国文学具有深厚的丝路文化意蕴,丝路沿线国家产生了与丝路文化相关的文学,其存量现在还不能做出具体的估价。

在研究丝绸之路和对外关系史的学人中,关注到文学材料的不乏其人。陈寅恪运用诗史互证的方法研究元白诗,其《元白诗笺证稿》中有的考证涉及丝绸之路和文化交流,如关于《阴山道》诗的考证,便涉及唐与回鹘的绢马贸易;美国汉学家薛爱华《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日本学者石田干之助《长安之春》、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利用唐诗资料考证来自域外的器物产品、胡人和胡人乐舞;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利用唐诗资料考证唐代驿道路网等。他们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真正系统地进行丝绸之路与文学关系研究是近年来的事情。《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张清俐于2018年3月14日发表《丝绸之路文学景观成学术聚焦点》一文指出:“丝绸之路作为古代历史上东西方往来的交通要道,承担着商贸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形形色色的交通活动,丰富多彩的沿途风土人情,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得以呈现,形成了独特的‘丝路'文学景观。丝绸之路为我国古代文学带来了怎样的境界?从丝绸之路文学景观中,可以管窥到哪些图景?随着近年来一带一路人文研究的兴起,文学景观视野中的丝绸之路引起了不少文学研究者的关注。”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特意提到:“近年来,丝绸之路文学研究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如石云涛申请获批的2017 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唐诗见证的丝绸之路变迁';邱江宁申请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近年来,研究者不仅在丝绸之路与文学关系上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立项研究,也陆续发表和出版了若干有影响力的学术论著。但这只是开端,丝绸之路与文学关系研究还有许多事情可做。

丝绸之路文学不同于丝绸之路与文学关系研究。丝绸之路文学是指那些由“丝路”出行而产生的诗词、散文、风俗记、游方记、异物志、杂传等,以及反映丝绸之路内容的小说、戏剧作品,而丝绸之路与文学关系研究是关于“丝路”与文学关系研究的学术活动。丝绸之路文学是丝绸之路与文学关系研究的对象。从事丝绸之路与文学关系研究首先要了解丝绸之路发展史,其次要了解包含丝路意蕴的文学,从而对丝绸之路和文学进行跨学科、跨文化、跨国别、跨语言的研究。在这个领域里谁都不能一家独大或独占鳌头,跟丝绸之路研究一样,它需要的是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学者协作攻关。从学科上看,丝绸之路与文学关系研究涉及历史学、文学、考古学、艺术学、民族学、宗教学、图像学、地理学等学科,因此,它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我们目前的研究只是开端。

近年来,我尝试从事丝绸之路与文学关系的研究,因为我的学术背景是汉唐历史和文学,因此我的研究基本上限于丝绸之路与汉唐文学关系研究的范围。但即便在这一范围,我的研究也只是一个初步的工作,尚未达到深入的程度。本书分作四编,涉及丝绸之路与文学关系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即文化交流与诸体文学、丝路交通与唐诗、文化交流与文学意象、对外关系与文学。本书不是丝绸之路与汉唐文学关系系统和完整的研究,只是若干具体问题的专题探讨,其中有很不成熟的认识,也会存在诸多失误,希望得到学者方家指正,从而推动有关丝绸之路与文学关系研究继续深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