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好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念兹在兹。五年前,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为新时代加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近日,总书记再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如果说校园是教育青少年的主要场所,那么思政课则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特别是刚刚成年的大学生,思想观念很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对于他们而言,思政课是“根子”上的教育,耕耘的是“思想的田野”,破解的是“青春的困惑”。上得好,则行得端、走得远;否则,很容易在是非、真假、善恶、美丑等判断上乱了心智。正是这种决定性影响,让思政课具备了更强的战略意义——关系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决定了思政课天然地不好上,而当前的现实条件又为老师们增加了难度系数。从代际特征看,当代青少年是“网络原住民”,见多识广、思想开放、个性张扬,且利益诉求多元分化,找出“最大公约数”并不容易;从时代环境看,深度变革导致各类思想相互激荡,极端自由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迷雾常常蛊惑人心。这些新变化新挑战倒逼着思政课再次提质增效。那么,改革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哪儿?
首要一点,就是直击问题、生动鲜活。毋庸讳言,思政课之所以一度给人留下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主要在于教学方式照本宣科、脱离现实。近些年,随着不断改革创新,可喜的变化正在发生。比如,老师不再回避重大且尖锐的问题,而是紧跟时事热点,用有理有据的论证直击学生的困惑点,也愿意与学生进行深入探讨。今天的中国,处处都有火热的发展故事,“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鲜明对比,更让我们对自己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而这些,恰恰是思政课大有作为的空间。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朝思想交锋处发力,不要枯燥乏味的说教,不要简单粗暴的灌输,把问题掰开了、揉碎了,把事实和道理一条条讲清楚,这样的思政课一定会更解渴。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上好思政课,教师是关键。作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知识储备足够,教学就能游刃有余;理想信念坚定,就能在言行中诠释和传递力量。从近些年涌现出来的网红思政教师看,有人伏案数百分钟只为课上45分钟,有人数易其稿手绘四渡赤水示意图。厚积方能薄发,沉潜才可飞跃。思政课要提质增效,老师们要苦练内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打底,辅以好的方式方法,才能把精深的思想讲得深入浅出,把宏大的理论讲得有滋有味。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广大思政课教师,应该有这样的担当,也应该有这样的自信。
思政课不是坐而论道,内容源自社会生活,又要融入社会生活。近些年来,“大思政课”是一大热词,而“大思政课”之大,就大在是一门社会大课、一项系统工程,要善用“新”的技术、“大”的资源,汇聚更强劲的合力。比如,一些高校的思政课走出教室,来到红色遗迹、基层一线,学生们不再一味“围着理论转圈圈”,而是边走边看边听,真切感受真理的力量;一些高校让学生开展课前社会调研,教师在学生课前调研的基础上聚焦热点,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思考,课程结束后,学生与学校暑期主题实践相结合,回到社会大课堂。说到底,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实践的理论。因地制宜,善于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这样的思政课,才能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电影《红船》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李大钊受邀到南开大学讲座,台下有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有所质疑:“将外国思想引入中国,符合我国实情吗?”听到这,李大钊用自己脚上的布鞋与学生们脚上的皮鞋作比喻,说“穿洋鞋,一样可以走自己的路”。这堂“思政课”上的一番话,一下子解开了学生心中的疑惑。思想的力量,穿越时空,直抵人心。今天,我们要继续用道义与巧思把新时代的思政课上好,培养合格的接班人,让伟大事业在一代代人手中接续向前。
文/晁星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