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影视拍摄服务保障机制,北京将成立市级影视摄制服务中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3 19:05

4月23日,北京市影视摄制服务机制启动暨北京市影视资源推介会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场地之一的郎园Station举办。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电影局、北京市广电局主办,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影视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会。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资源富集、文化包容、人才济济,是我国影视发展最具活力的城市,全市拥有2万余家影视企业,涵盖了创作生产、拍摄制作、交易发行等影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占全国总数的40%,电影、电视剧及各类视听作品产量居全国首位。近年来,连续推出《长津湖》《志愿军:雄兵出击》《流浪地球》《觉醒年代》《最美的青春》等一批精品力作。影视企业在京创作拍摄活动密集,服务需求迫切。

今年年初,北京市出台了《关于推进新时代首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影视拍摄服务保障机制,加大对影视创作生产服务力度,本次活动即是推动该政策落地见效的重要标志。

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赵卫东,市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出席活动并致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霍志静出席活动。赵卫东同志强调,完善影视摄制服务机制,既是工作所需,更是行业所盼,市委宣传部将联合市级相关单位和属地,全力以赴为大家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王杰群同志指出,将从大力服务在京拍摄、大幅提升基金扶持、大剧展现首都风范三个方面,努力为首都影视新质生产力营造发展环境。

会上,市级影视摄制服务机构的负责同志介绍了北京市影视摄制服务机制的主要内容,未来将通过市区两级影视摄制服务机构来受理承接影视摄制服务。市级层面,成立北京市影视摄制服务中心,分别依托市电影局和市广电局所属工作力量作为面向社会的市级影视摄制服务机构;区级层面,明确对接部门和专项工作人员;市区两级机构共同为影视摄制单位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拍摄协调服务。

在启动仪式环节,市有关部门和各区代表共同上台,手触屏幕交互点,标志着北京市影视摄制服务机制正式启动。

会上,朝阳区、海淀区、通州区、怀柔区对属地的特色影视资源和相关配套服务政策进行了推介。

朝阳区是北京影视企业最集中的地区,在朝阳区百家文化产业园区中,影视特色园区58家,占比超过一半。各园区内拥有拍摄影棚、录音棚等专业影视配套资源400余个,总面积超过40000平米,实现了影视作品在拍摄、制作、审片、展映等各环节高效衔接。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一路朝阳》《小敏家》《欢迎来到麦乐村》近500部影视剧在朝阳区拍摄取景。朝阳区制定了《朝阳区建设国际一流影视制作基地工作计划(2023年-2025年)》,推出《朝阳区影视拍摄服务手册》。

海淀区依托区内历史文化和高校资源,建立了第一批影视拍摄资源清单,将海淀的重点高校、11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历史文化名园等纳入清单,成立影视服务中心,搭建起文保拍摄区级快速受理和审批机制。

通州区为鼓励和支持各剧组在副中心取景拍摄,成立了区级影视摄制服务保障专项工作组,建立影视拍摄服务机制,进一步畅通了快速联动渠道。在紫光Vid视听产业园设立影视摄制服务窗口,还制作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影视摄制服务手册》,从城市地标、历史遗迹、旅游景区、活力商业、公共设施等17方面选取100多个取景点位,供影视创作团队参考,出台了《关于促进副中心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

怀柔区作为国家级影视产业示范区,已吸引了1700余家影视文化企业入驻,累计拍摄制作影视作品4000多部。推动成立全国首个国际影视摄制服务中心,全面推行“剧组备案”制度,专人负责、全程协助。2021年至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电影嘉年华单元共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吸引市民群众来到怀柔品味慢生活、体验微旅游。

活动最后,著名导演冯小刚、青春你好传媒创始人梁振华、阿里影业总裁李捷、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支菲娜还围绕“影视创作如何为城市发展赋能”开展了圆桌对话,就北京影视政策如何借鉴国际化都市影视产业发展经验等,畅谈了各自的观点和想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崔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