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故乡在中国。远古时期,世界上只有中国生产茶叶。因此其他各国的古语言词源里也就没有“茶”的称谓词条。后来随着中国的茶叶直接或间接传入其他国家,“茶”作为外来语进入印欧语系的范畴,它的发音影响了整个西方各国语言对“茶”的称谓。
茶景全图-装箱上船-清代绢本彩绘
根据《语言学通论》和《源于汉语闽南方言的英语词》的论述,tea“茶”源自汉语闽南方言,其中tea更是源自闽南方言厦门话。《源于汉语闽南方言的英语词》一文提到,厦门语音读“茶”是读作te(退)的。
6000多年前,浙江余姚田螺山的居民开始种植茶树,这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全世界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因独特的地理及气候条件适宜茶树的生长。从五代十国时期,历经宋、元,直至明初,福建省的茶叶因品质优良一直是贡茶产地。据《宋会要辑稿》所述,宋朝时,已经有大量茶叶通过福建泉州出口海外。
这些茶叶进口国的语言中与茶对等的语言词汇都是根据中国“茶”字的汉语拼音或方言发音、音译而产生。虽然中国“茶”字除了普通话的发音以外,还有许多其他各个地区的不同方言发音,但是西方各国语言“茶”称谓的形成几乎都是受到我国广东和福建两个省“茶”字方言发音的影响。原因是广州和厦门口岸是最早正式开始对外经营茶叶出口贸易。当时广东话的茶字发音是“cha”,为广东语系;厦门方言茶字的发音是“te”,即“tay”,读音如te(退),为厦门方言语系。
“茶”字发音的传播和世界各地语言的茶称谓
最早把广东话“cha”音带到欧洲的传播应该归功于葡萄牙人。在16世纪中后期,葡萄牙不仅是一个实力雄厚的航海大国,而且是一个成熟的传教中心。葡萄牙人加斯帕·达·克罗兹神父来到中国传教时,最先到达广州,因此便把广东话“cha”音传播到欧洲。厦门方言“te”音则是由航海技术后来居上的荷兰人传入欧洲。17世纪初,荷兰人首次将中国茶叶引入欧洲,成为中西贸易的先驱。此后直到18世纪60年代之前,荷兰一直是西方最大的茶叶贩卖国。这一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几件事,如:1596年,荷兰人在爪哇建立贸易据点。161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在爪哇购买到由福建厦门商人运去的茶叶,此后又多次购买中国茶叶,转运到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贩卖。1657年,伦敦开始出售由荷兰人运销的中国茶。168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委托厦门商馆代买茶叶150担直接运往英国,这也是中国茶叶首次批量直销英国。到18世纪初,我国茶叶出口地仅有广州、福州、泉州三个口岸,其中两个位于福建。而17至18世纪,主要是由荷兰、英国的商船把中国的茶叶运往西欧诸国销售。它们购买的茶叶,也主要来自中国福建,且主要通过厦门等闽南港口出口。在与福建商人来往、交易的过程中,荷兰、英国商人自然而然地把闽南方言中对茶的读音te(退)带到了自己的语言中,这也导致荷兰语、英语中茶叶对应的单词的发音与闽南方言中茶字的发音很接近,而与普通话的茶字的发音有比较明显的不同。
总之,其他各国语言无论是采用广东话“cha” 的发音,还是闽南话te(退) 的发音,他们都是源于中国茶的发音而派生形成的。
文并供图/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