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寇昉在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中特别提及北京在依法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所做的工作,并在附件中介绍了一起“隐形加班”典型案例。用备受社会关注的典型案例诠释公平正义,既是司法机关明辨是非、激浊扬清、惩恶扬善的职责使命,更是有效传导裁判价值,讲好北京法治故事的现实需要。
案例来源于实践,是最形象的法治产品和最生动的法治故事。通过具体、直观、可感的典型司法案件,公众更容易从中体会行为规范、价值判断,更能够让人民群众看到司法为民的生动实践,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把典型案例这一人民法院的重要法治产品用好,以“如我在诉”的意识维护司法公正,是服务保障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必然要求。
今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附件中介绍的“隐形加班”案例,已入选“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是社会高度关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的典型案例。原告李某起诉某公司向其支付2019年12月21日至2020年12月11日的加班费等劳动报酬,李某主张的加班内容为下班后在微信或者钉钉等软件中与客户或同事进行沟通交流付出的劳动,被告某公司认为这不属于加班。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李某在部分工作日下班时间及休息日利用社交媒体工作,已经超出了简单沟通的范畴,且该工作内容具有周期性和固定性的特点,有别于临时性、偶发性的一般沟通,体现了用人单位管理用工的特点,应当认定构成加班,据此判令某公司向李某支付加班费3万元。
该案是全国首例在裁判文书中明确“隐形加班”问题的案件,裁判文书创造性地提出“提供工作实质性”原则和“占用时间明显性”原则作为对“隐形加班”问题的认定标准,顺应了数字时代劳动形态的变化趋势,彰显了司法为民情怀和法治温度,对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在向市人大会议报告法院工作时附录案例,通过“两会”这一举世瞩目的场合,推动公众在一个个具体司法案件中形象地感受到“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从而树立规则意识,明确行为界限,依法生产生活,预防违法犯罪,减少矛盾纠纷,这是北京司法实践中通过加强案例宣传发布和释法说理,讲好北京法治故事,传播好北京法治声音的一个生动侧面。
在北京日常司法实践中,用社会关注的典型案例传导裁判价值的努力从未停歇: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和劳动关系诚信建设发布典型案例,让保障民生福祉的裁判价值得以凸显;聚焦数字版权、数字消费、平台治理、数据算法、网络权益保护等领域发布典型案例,让化解新技术给社会带来的诸多全新风险的裁判价值得以呈现;聚焦民间借贷纠纷发布典型案例,让保护好老百姓钱袋子的裁判价值得以传扬;聚焦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养老孝亲发布典型案例,让关爱弱势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裁判价值得以传播……“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每一个司法案例都应当是公平正义的现实写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公布的典型案例,更应当是法治课的“活教材”,是公平正义的“导向标”,所传导的鲜明裁判价值应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加油站”。
坚持能动司法理念,坚持公正与效率主题,以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切身感受为导向,不断探索以高质量司法护航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路径,不断提升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还有很多课题有待破解。而用更多社会关注的典型案例传导裁判价值,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通过这个突破口延展开去,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