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过去一年,您过得好吗?
这是继2021、2022之后,《天天副刊》连续第三年推出自己的年终问卷。
2023,这个世界动荡不安,多地的黎民至今仍在炮火下挣扎求生。岁末年初,我们当如何保持内在的宁静与定力?在回顾、总结、道别之后,我们又该如何展望、求索、启程?
《天天副刊》期待,以这九个简单的问题和若干诚恳的回答,共同记录这个时代行进的步履,还有你我内心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答卷人:郭耕 生态专家,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出版《鸟兽物语》《天人和谐:生态文明与绿色行动》《动物与人那些事》《知耕鸟》等作品20余部。曾获“地球奖”“北京市劳模”“新长征突击手”等奖项。
1、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来记录2023年,您会选择哪三个?为什么?
郭耕:观鸟,讲课,做嘉宾。观鸟、拍鸟是个人爱好;全国巡讲百场,在奉献中实现价值;几次在电视台做嘉宾,特别是在央视对话“五大国家公园”参与了国之大事、生态文明的宣扬与推进,恭逢盛世与有荣焉。
2、在这一年,您闯过的最大难关是什么?您的内心在保持“战略定力”方面有什么心得愿意分享?
郭耕:我闯过的最大难关是爬上霸王岭,因为四年前疝气手术后,再没这么剧烈运动过,所幸没啥意外。保持坚韧不拔但不急不躁的定力,坚持,却不莽撞,量力而行。
3、2023年,有没有一段亲身经历,曾带给您温暖和感动,让您很难忘、很受鼓舞?
郭耕:感动的是,我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看到并拍到了坡鹿,长臂猿、勺嘴鹬、彩鹬、岩鹭……都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野外拍摄啊,记录到了自然界的生态多样性!
4、2023年,哪一种“全新事物”进入了您的生活?给您带来什么变化?
郭耕:由于学会了为视频配音,所以在微信中,就能把喜欢的歌曲与摄录的视频,融为一体,实现了个性张扬。还自编了一首《罗刹海市》曲调的“麋鹿之歌”,讲座、采访、演节目,都用上了。
5、这一年,会有一些作品(无论是书、影视剧、综艺、展览,还是短视频、网课……)给您留下较深印象,您会选哪一个分享给大家?理由是什么?
郭耕:在读《马斯克传》一书,看到他儿子达米安八岁时即宣称自己是素食主义者,别人问为什么呢?他竟然回答:为了减少我的碳足迹。令我感叹不已。
6、这一年您个人完成的最满意的一件事是什么?
郭耕:完成《鸟人话鸟》一书,并实现当年出版当年获奖(首都科普好书奖)。
2023年,给我一种“腿上绑大锣,走哪儿响哪儿”的个人感觉。尤其是最近走了几个地儿,其实都是自得其乐去观鸟、拍鸟,没有料到的是,对推进当地生态文明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第一个是到珠海一片废弃的试验田,我在那儿观测到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岩鹭,相关数据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GBIF)发布以后,当地领导感叹说,哎呀,丢了芝麻,还捡了西瓜。也就是在上个月,我专门去大兴念坛公园看大麻鳽,那是一种北京非常罕见的鸟类。不料,我写的美篇竟然被发表在了一个生物多样性的高端平台上。他们大为高兴,甚至我的美篇被转给了全区干部,推进他们的科教和博物研究。也就是上周,我闻讯回北京麋鹿苑看鸟,没想到看到国家一级保护的大猛禽——白尾海雕。我一激动,又在《海洋与湿地》上发了一篇稿。为什么我感觉“腿上绑大锣,走哪儿响哪儿”?因为我看鸟虽然满足的是个人爱好,没想到却为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的提升做了贡献,所以我还说了一句话,生态好坏不是领导说了算,不是专家说了算,是鸟兽说了算。这个话得到的反馈特别有意思。
7、有得有失,人生才真实、圆满。2023年,你哪一项“失去”最是刻骨铭心?
郭耕:年底参加观鸟比赛,途中遇一猛禽,停车拍摄,我因为贪婪,希望把镜头拉近、再近些,再按快门,以求质量,可惜这时那老鹰飞了。反思,一味求完美,最终啥也没得到。
8、年头岁尾,如果有一番话一直想说给某个人却始终未曾说出口,它是什么?对谁?
郭耕:疫情末期,老母亲去世了,我想说“妈妈我爱你”,可惜没机会说了。
9、“我们的目标,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2024年,您个人在“过上更好的日子”方面,无论精神、身体还是物质,有哪三条优先的小目标、flag?
郭耕:精气神棒棒的,身体无恙!稿债都完成;各地观鸟与巡讲相得益彰。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