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蒙古国艾尔根敖包墓葬呈现中国北方鲜卑文化特征
央视新闻 2024-01-08 22:05

2023年,中蒙联合考古项目在蒙古国艾尔根敖包墓地取得突破性进展。考古发现,墓地有中国北方鲜卑文化的显著特征,丰富了国际对中国北方鲜卑民族迁徙和文化的认识。

艾尔根敖包墓地,坐落于蒙古国中北部,是一片包含近百座墓葬的重要遗址,分为三个区域。自2018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与蒙古国国家博物馆合作,共同发掘了其中的12座墓葬。考古发现,这些墓葬呈现出明显的鲜卑文化特征。

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 边疆考古研究院院长魏坚:(因为)棺一头大一头小,匈奴墓葬没有这样的,(匈奴棺)两头一般大,这里边出土的器物已经具有鲜卑的陶器的特征,包括桦树皮器、一些小型的装饰品等,包括出土的一些墓葬人骨的鉴定,不是匈奴的,这应该是鲜卑的,跟我们在国内发掘的很多鲜卑的遗存有相近之处。

魏坚教授指出,这些墓葬的形制、随葬品以及人骨鉴定都显示了鲜明的鲜卑特征,与国内发掘的鲜卑墓葬遗存较为一致。这一时期大约为公元前50年到公元后150年,即西汉晚期到东汉时期,与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匈奴西迁后,鲜卑进入蒙古高原的时间相符,说明拓跋鲜卑很可能在离开大兴安岭发源地后,其中一支一路向西,穿越蒙古国西中的肯特山地区,进入鄂尔浑河流域的“匈奴故地”。

魏坚告诉记者,透过此次考古新发现,可以推断当年曾经进入匈奴故地的中国北方鲜卑民族,一两百年后,又继续南下,进入中原加入北魏王朝,这也丰富了国内的考古学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 边疆考古研究院院长魏坚:更重要的是,我们在阴山北边发现了相当于北魏时期的墓葬,和东汉时期朝呼伦湖下来的这批墓葬接不上,两个年代差得太远,墓葬形制差别很大,结果我们在蒙古国艾尔根敖包发现了这批墓葬以后,才发现是把匈奴墓的基本形制拿过来,然后把木框变小了,一二百年后再南下,到了阴山以北,这就很顺了,墓葬形制可以对得上,年代学上可以对得上,文化面貌上也可以对得上。

文/记者 周培培 田云华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考古上新→新疆吐鲁番西旁景教寺院遗址发现墓葬和葡萄园遗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1-18
迄今为止国内同时期规格最高!浙江下汤遗址发布最新考古成果
央视新闻 2024-10-28
西安一考古工地发掘古墓葬3000余座 车马坑30多座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0-18
蒙古国国庆那达慕在乌兰巴托开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7-11
阿玛尔巴伊斯格楞当选蒙古国新一届国家大呼拉尔主席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7-02
苏州金城新村遗址这一发现 为确定秦会稽郡治提供确切考古证据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18
考古新成果+1 江苏淮安发现100多座明代墓葬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12
不同形制车辆出土 秦始皇帝陵1号墓取得重大考古收获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3-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