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经济参考报 2023-11-14 11:33

2023世界储能大会日前在福建省宁德市召开,业内专家、企业代表围绕双碳战略大背景下储能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探讨储能市场、政策环境、技术创新、场景应用的新路径,以期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储能产业发展加速

近年来,随着风电、光伏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新型储能需求空间迅速打开,储能产业成为无可争议的能源风口。

与会的专家认为,当前,全球能源结构加快调整,能源体系和发展模式正在进入非化石能源主导的新阶段,而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也对储能产业加快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区域首席代表康博思表示,新型储能将改变能源的生产、分配和利用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和不断发展的领域,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保障子孙后代福祉的“关键与基石”。他说:“世界储能大会为我们提供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以促进合作,加快推动新型储能的场景和应用。”

欧洲电池联盟负责人托雷·塞克尼斯表示,目前,中国在全球储能产业中起引领作用,美国、欧洲是重要的市场。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表示,我国储能产业规模正快速扩大。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储能产业链产值已接近2000亿元;2023年上半年,新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863万千瓦,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下一步,工信部将与有关各方一道,共同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二是注重中试验证和场景牵引,三是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四是深化国际合作。”苗长兴说。

作为推动储能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本次大会上,63个项目集中签约,计划总投资1191.2亿元。涵盖储能电池正负极关键材料、结构件配套等上游配套,储能电池、工商储能与家庭储能等中游产品生产,电动船舶、光储充检、储能技术服务等下游新应用场景。

福建省副省长林瑞良介绍说,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动储能技术研发,促进储能产业全产业链发展。2022年,福建省锂电池产业营收3386亿,增长84.1%,已形成以宁德市、厦门市为重点区域的锂电产业集群。

宁德市委书记梁伟新表示,宁德在储能赛道上抢抓机遇、率先开跑,储能电池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40%,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宁德市“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称号。

资本纷纷进入 激活新型储能市场

近两年,我国储能行业爆发性增长,各路资本跨界进入储能行业,引发行业一定程度上的过度竞争。储能产业如何面对挑战?各路嘉宾齐聚“全球视野下的储能市场、政策与环境”主题论坛,共同探讨储能产业未来发展之路。

会上发布的《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报告(2023)》同时指出,目前我国新能源侧电网侧储能市场机制和盈利机制仍不健全,成本疏导困难,储能系统利用率不高,储能投资方收益水平整体偏低,并存在产业链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如何激活新型储能市场?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常务副院长胡明建议:进一步加强新型储能发展的规划引领,编制中长期新型储能发展规划,合理确定新型储能不同阶段的发展规模,同时要优化布局;进一步完善新型储能价格机制,结合电力市场建设,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市场和政策两种手段,创新商业模式,让新型储能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与回报;进一步加快新型储能标准的建设步伐,通过工程实践总结提炼,形成一批急需的标准规程、规范,让新型储能技术真正做到敢用、能用、用好。

而在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虽然储能设备的价格出现显著下降,但新型储能的真实使用成本仍然偏高。目前储能设备产量迅速上升并可能出现过剩的风险,也会促使生产厂家进一步降低其成本,反过来使其能够更快地进入具有经济性的商用。他建议:要加快长寿命储能电池的研发量产,提高质保标准,让储能设备的成本再进一步下降。

机遇之下的挑战应对

“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正成为新的增长极,这几年不但做消费电池和汽车电池的开始做储能电池,其他行业如地产、家电、服装、食品等都纷纷跨界做储能。行业百花齐放是好事,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哄而上的风险。”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在主题演讲中,谈到国内储能行业的发展现状时,直面行业一系列痛点。

吴凯说,储能既涉及生命财产安全,又涉及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是一个关键的基础设施,试错成本极高,因此不能走先追求速度再追求质量的老路,必须一开始就坚持高质量发展。

吴凯认为,系牢安全带,储能才能真正融入发展的高速路。但全球已出台的标准法规大部分集中在电池本身安全和电站的消防规范,在并网前对储能电站系统级别的安全可靠性测试和验证标准仍是空白。“行业亟须围绕大容量、高安全、高可靠储能的系统并网运行,建立完善的测试评价标准体系,构建高标准的测试与实证平台。”

会上,不少共识指向储能安全问题。“这不仅关系着一家企业的口碑,更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炜建议,政府层面要加强安全质量的监管,完善储能的安全管理,压实各方的安全责任,建立国家级储能安全和质量检测认证机构,推动完善储能技术标准,强化储能设网性能的要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法旺认为,当前储能技术路线可谓百花齐放。“会上,很多专家都进行了分享,包括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那么到底兼具安全高效经济的储能技术是什么?”他认为,国家层面应该结合应用场景分析,从近期和远期去做规划,通过技术路线去推导、布局相适合应用场景的最合理技术路线,不断夯实我国在储能领域的优势。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我国氢燃料卡车驶入长途运输“快车道”
科技日报 2024-05-27
超充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产业链龙头公司纷纷加码布局
证券日报 2024-05-14
氢能应用取得新突破 产业链驶入快车道
中国证券报 2024-03-23
储能产业发展提速 上市公司加码投资
中国证券报 2024-02-28
燃料电池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多家公司披露布局进展
证券时报 2023-11-29
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 新型储能产业“驶”入快车道
经济参考报 2023-09-19
锂电储能风口正劲 广东合理优化布局 推动技术创新与产品出海加速“破局”
南方日报 2023-09-14
储能“变奏曲”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08-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