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鼓励职场女性生育不能只抄“发补贴”作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30 15:55

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提出,对生育二孩、三孩的该市户籍家庭,发放一次性育儿补贴5000元。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以来,已有四川攀枝花、云南、宁夏、杭州、郑州、长沙等多地出台“生娃发钱”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家庭发放生育补贴,金额从每月几百元到一次性上万元不等。(10月30日《工人日报》)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年末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出生率为6.77‰,自然增长率为-0.60‰,全国人口首次进入负增长状态。在广大职场女性生育意愿下降的特定背景下,不少地方通过发放育儿补贴来鼓励生育,对减轻职工家庭育儿成本,提振生育意愿,促进国家优化人口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都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鼓励职场女性生育不能只抄发育儿补贴的作业。毕竟,影响职场女性生育意愿的因素不仅是育儿成本高。尽管发育儿补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职工家庭养育孩子的经济压力,但育儿补贴对缓解长期的幼儿抚养教育成本等作用始终有限,难以降低职场女性因生育带来的机会成本和心理成本。显然,鼓励职场女性生育,不能仅止步于发育儿补贴。

实际上,不少职场女性之所以不愿意生育,还在于当前生育友好型的职场环境尚未形成。现实中,不少职场女性因生育面临薪酬待遇下降、职业发展受限等隐性歧视问题普遍存在,让职场女性对生育望而却步。尤其是生育成本公平合理分担机制的缺失,更是让不少用人单位对女职工实施各种隐性歧视有机可乘。面对生娃可能遭遇的各种歧视和不利于职业发展的现实困境,即使政府发放了育儿补贴,也难以有效激发职场女性的生育意愿。

此外,当前普惠性托育服务匮乏,不少职工家庭常为正常上班和带娃的两不误发愁。虽然目前商业化的托育服务机构不断增加,但其费用并不低。因此,寄望通过商业化的托育服务来减轻双职工家庭在育儿方面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显然不现实。尽管不少地方为此推出了“妈妈岗”,在一定程度上能让部分职场女性兼顾工作和家庭,但“妈妈岗”岗位有限,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婴幼儿的托育问题,更需要另辟问题解决的蹊径。

职场女性能否心无旁骛地“想生、敢生、愿生”,既是家事,更是国事。因此,鼓励职场女性生育,不能仅凭发放育儿补贴的单兵突进,还必须综合施策。一方面,要构建公平合理的育儿成本分担机制。政府应在科学测算生育、养育、教育等成本的基础上,合理划分政府、社会、单位、家庭的生育假成本分担比例,从而以政府主体、家庭主责、各部门统筹、全社会支持协同配合的生育成本负担机制,促使用人单位不因女职工生育背上过重的用工成本而支持鼓励女职工生育的政策,进而主动摒弃对女职工的各种隐性歧视行为,让职场女性不再视生育为“甜蜜的负担”。

另一方面,要积极生育友好型社会环境。相关部门在要求用人单位对此发力的同时,还应要求其他相关单位和社会机构,鼓励并支持提供婴幼儿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服务的托育机构,向社会提供普惠化服务;教育机构、社区组织和社会组织亦应在寒暑假提供多样性的托育服务。如此,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合力,让职场女性真正不再为生育有后顾之忧。

文/张智全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全国政协妇联界别座谈会聚焦生育,几名女性省部级领导说了啥?
澎湃新闻 2024-11-05
国办:鼓励有条件地方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支持力度
中新经纬 2024-10-28
三孩补贴1.5万,郑州全面实施优化生育政策
正观新闻 2023-09-05
鼓励生育不妨尝试增强托幼服务
光明日报 2023-04-17
光明时评:鼓励生育不妨尝试增强托幼服务
光明日报 2023-04-17
合理分担生育成本,打造生育友好型职场环境
工人日报 2023-03-01
以成本共担破解职场女性“隐孕”尴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28
北青快评 | 化解职场女性“隐孕”焦虑需要多方救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