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冠军基金遗憾清盘,其他冠军也普遍遭遇规模危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9-24 19:02

上周五,A股行情出现久违的反弹,但从公募基金市场来看,确实已对很多权益类产品造成重创,个人赎回、机构赎回背景下,很多产品规模大减,即便是一些昔日的冠军业绩产品也遭遇规模的骤降,甚至清盘。

每经记者注意到,过去五年,绩优权益基金出现的规模变化最大,部分总规模已减少近9亿元。而在权益仓位有较大调整空间的灵活配置型产品当中,基金经理也在最近几年明显调低了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

有分析指出,一些产品面临机构的赎回压力明显,这也导致基金公司在持营过程中需要配合经营的策略做出取舍,但本质上还是市场的投资难度越来越大。

绩优基金规模下滑,有的已经清盘

2023年以来,A股市场热点快速切换,主线迟迟未明,不仅个人投资者难以在长期投资中获利,就连机构也难以招架来自净值和规模的双重打击,尤其后者的波动也让市场充满很多不确定性。

此前有分析指出,目前A股缺乏投资信心,一方面来自于北向资金的抛压,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内地机构投资者的“子弹”匮乏,想要做多不容易,甚至各家都在进行“规模保卫战”。

从基金的规模变化来看,越来越多的明星产品出现规模大减甚至步入“迷你化”趋势,其中不乏一些曾经的绩优基金,甚至是昔日的冠军产品。

以2023上半年为例,Wind统计显示,年初的52只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当中,到二季度末时已经有48只规模出现下跌,仅有4只规模上升。比如焦巍的银华富裕主题、刘彦春的景顺鼎益(LOF)、萧楠和王元春的易方达消费行业等都出现了超30亿元的规模缩水。

近期,博时鑫瑞也发布了基金合同终止及基金财产清算的公告,并于今年8月19日终止运作。这只成立于2016年10月13日的灵活配置型基金曾在2018年取得同类型基金全年业绩第一。昔日的冠军产品遭遇清盘,而彼时的冠军基金经理过钧、王曦也分别在2020年7月和2021年12月离任。

有业内人士9月24日同记者电话交流时表示,目前公募基金行业的优胜劣汰在加速,体现在产品端,一些规模迷你的基金加速出清有助于机构将有限的投研、运营资源向优质的产品倾斜。“特别是一些迷你化的产品对公司利润的边际贡献率也比较低,对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并没有太大帮助,再加上机构赎回等不可控因素,清盘就在所难免。”

多只昔日冠军产品遭遇规模危机

从过往基金业绩和规模的变化来看,虽有“冠军基金魔咒”之说,但遭遇清盘的并不多见。而受困行情的低迷,越来越多此类冠军产品规模大减也是客观事实。

过去五年时间,A股经历过消费、医药等白马股的阶段性见顶,也正在历经新能源赛道热炒后的深度回调,相关主题基金在经历短期高光之后也出现业绩和规模的双降,其中就有不少冠军产品。

以诺安鸿鑫为例,Wind统计显示,2018年偏股混合型基金业绩统计中,该基金录得3.63%(初始份额)位列榜首。其彼时规模合计9.33亿元,到2022年底统计时,规模已降至0.71亿元,规模下降近9亿元,到今年中报时其规模已缩至0.66亿元。

以权益类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统计来看,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头部产品规模下降最为明显。偏股混合型基金当中,除了诺安鸿鑫,大成新锐产业也出现规模骤降,该基金2021年规模125.72亿元,到今年中报已降至80.13亿元。

在灵活配置型基金当中,除了前述博时鑫瑞外,前海开源新经济也出现规模下降,2021年该基金业绩109.36%居首,彼时规模合计142.62亿元,到今年中报录得87.73亿元。

相较于前两类,普通股票型基金当中,2018年的冠军金鹰信息产业则保持较好的业绩、规模增长,在最近5年间仅2022年出现业绩回撤,其他年份均保持业绩正增长,总规模也在2022年底首次出现下降并在今年中报时回升至17.64亿元,2018年底仅为0.47亿元。而2020年、2021年的冠军基金汇丰晋信低碳先锋、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则出现规模的大减。

弱市掘金更加考验基金经理仓位

当前基金行业就是加速优胜劣态的过程。无论从基金公司、基金代销还是基民的角度看,竞争力弱的产品或许都有生存危机。叠加二级市场板块快速轮动赚钱效应欠佳,缺乏耐心的投资者选择了“用脚投票”。

当然,作为主动管理型产品来说,基金经理的调仓以及仓位控制也十分关键。每经记者注意到,在权益仓位配置最灵活的灵活配置型基金中,有的基金经理在弱市当中也在尽可能避开股票类资产,重债轻股。

以2018年为例,公募基金发行市场整体规模增长11.97%,但A股全年走势呈现先涨后跌的趋势,与年内最高收盘点位相比,沪指跌了上千点,跌幅超过30%,除上证50外,其他指数下跌幅度均超过20%。

按照2018年年报统计来看,前述金鹰信息产业的股票配置全年空仓,直到2020年一季度时才提升权益投资占比至2.52%;前述博时鑫瑞,2018年全年业绩优异的同时,其实也在当年四个季度中逐季下调权益投资资产的占比。

采取低仓位或空仓运行的策略,并不代表这些基金在未来的投资中会继续采取类似的策略。相反,如果在市场行情欠佳时,错误判断市场趋势导致净值出现重大回撤则有些得不偿失。

记者注意到,2023年已经有较多基金处于低仓位或空仓状态。从中报来看,前海开源基金和万家基金是空仓运行较多的。例如,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万家公用事业低碳先锋等基金都采取了零股票投资策略。在债券型基金中,部分基金因为收益较高的债券类资产投资比例较低,所以仓位也较低,例如银河可转债债券A、华泰保兴尊利债券A等。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今年基金"冠军魔咒"或被打破 昔日冠军今何在?
券商中国 2023-12-19
罕见!"双冠军基金"遭清盘 发生了什么?
证券时报网 2023-09-24
重仓信创规模猛增 “迷你基金”走出“清盘ICU”
中国证券报 2023-04-29
重仓信创规模猛增 “迷你基金”走出“清盘ICU”
中国证券报 2023-04-28
基金清盘节奏加快 优胜劣汰稳步推进
中国证券报 2023-03-16
年内25只新基金发行失败 清盘基金达223只
中国基金报 2022-12-27
基金清盘常态化:年内168只基金黯然退场,每月清盘超10只
第一财经 2022-11-03
市场震荡引发规模缩水 年内51只基金清盘
经济参考报 2022-04-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