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成今年上半年“热门演唱会城市” “演唱会经济”何以持续“燃爆”
广州日报 2023-09-07 09:35

今年,你的朋友圈有没有被演唱会刷屏?为一场明星演唱会而奔赴一座城,俨然已成当下年轻人的旅行新风尚。今年以来国内各种大小型演唱会的“强势回归”,也为各地带来了可观的旅游经济效益。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上半年全国演出市场简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19.33万场,演出票房收入167.93亿元,观众人数达6223.66万人次。

实际上,除票务收入外,异地粉丝在奔赴演唱会期间打卡目的地网红景点、美食小吃、住宿出行等,也都成为刺激文旅消费的“必备项目”;而据马蜂窝平台近日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超过三十位明星在穗举办大型演唱会,广州也成为举办演唱会场次最多的城市之一。广州为何能成为演唱会热门城市?作为文旅消费的新爆点,明星演唱会能给城市带来哪些活力和效益?应如何看待“演唱会经济”?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大小型演唱会“青睐”广州:

演艺氛围浓 配套设施足  9月将举办近60场演出

今年广州的演出市场可谓十分火爆。据马蜂窝发布的首份《年轻人“多巴胺”旅行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有超过三十位明星来穗举办演唱会,助力广州登上“热门演唱会城市”榜首,其次为上海、北京、海口等;近期,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演唱会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也同样显示,今年上半年举办大型演唱会的城市中,广州、上海、北京的场次占比接近总量的四成。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仅今年9月,广州就有将近60场演唱会举办,除在声音共和、MAO、太空间等Livehouse举办的小型演唱会外,像广州体育馆、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广州宝能观致文化中心等场馆也将在9月召开林俊杰、林子祥、告五人、西城男孩、张学友、房东的猫等多位艺人的大型演唱会。记者登录相关购票平台发现,目前所有大型演唱会的门票均已显示售罄。

广州为何会成为如此受演唱会“青睐”的城市?记者采访了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他表示,尽管今年各地兴起“演唱会经济”,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或能够办好演唱会,这往往取决于以下三个要素:“第一,要看所在城市有没有足够好的基础设施,如可以承载足够多客流的场馆、车位充足的停车场、完善的周边配套等;第二,当地对演唱会之类文旅消费的热情度,如是否有良好的音乐氛围、足够的观众人口基数等;第三,是否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和配套消费,如该城市是否处在交通结点上,是否有足够的消费牵引链条等。”

张毅认为,从以上几个角度看,广州在几个超大城市中处于优势地位。“尤其是广州作为南粤文化的集中地,也是流行音乐的发祥地,大家对于经典粤语老歌以及流行乐都有着浓厚的记忆,因此可以拉动演唱会文旅消费;此外,广州作为有着2000多万人口基数的超大城市,加上天河体育馆还靠近珠江新城、大学城等众多主流消费群体聚集地,因此拥有非常好的群众消费基础。”

除此之外,广州还拥有丰富的演艺资源和浓厚的演艺氛围。“广州有非常多的大型演出场馆,仅天河区就包含了广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海心沙亚运公园等三处,此外还有白云区的广州体育馆、黄埔区的广州宝能观致文化中心等。广州之所以有能力一个月内办几十场大型演唱会,与其场馆优势密不可分。”一名艺人经纪告诉记者。

“跟着演唱会去旅行”:

打卡目的地吃喝玩乐  “90后”“95后”成消费主力

一场演唱会不仅能够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更能在短时间内聚集海量客流,通过“演艺+文旅”的形式带动城市服务行业的发展。在此前的相关报道和官方数据中可见,像周杰伦演唱会为海口狂揽9.76亿元、TFBOYS的“十年之约”演唱会也同样给西安直接带动了4.16亿元的旅游收入。而这其中的消费主体则以异地观众为主,尤其是“90后”和“95后”,更是“跟着演唱会去旅行”的主力。

据艾媒咨询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居民观看演唱会的预算集中在1000元~3000元(52.1%)之间,其次为3001元~5000元(28.3%)。其中,25岁及以下受众预算为1001元~3000元的占比达65.0%,而在36岁~45岁的受众中,近三成的预算为3001元~5000元。

演唱会带来的不仅是门票收益,更有场馆周边的餐饮、住宿等消费。以今年7月22日的蔡依林广州演唱会为例,当天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万名观众齐聚于此,而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以“天体周边美食”“广州特种兵玩乐攻略”等为主题的帖子数不胜数。

来自北京的歌迷马族7月19日从北京飞到了广州,他告诉记者,早在演唱会开始前的半个月,天体周边酒店就开始出现价格浮动和部分房型订满的情况。“我住的这个酒店房间平时价格大约为400元/晚,我是提前半个月预订的,价格也达到了600元/晚,不过溢价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因为酒店的地理位置特别好。”

除住宿外,美食和玩乐也成为歌迷们在广州的重要消费内容。就连歌手蔡依林本人也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寻求广州的美食玩乐推荐。而其随后发布的一条“吃播”视频更是引来不少粉丝跟风“打卡”广式早茶、广式凉茶等。记者采访发现,大多数外地观众都会选择趁着看演唱会在目的地停留3~4天,如马族此次就在广州停留了4天3夜,除看演唱会外,他还游玩了广州动物园和长隆野生动物园,并在北京路步行街购置了一双限量款球鞋。他告诉记者,除购买演唱会门票外,此次他在广州住宿、饮食、游玩加购物的总花费超过5000元。

此外,本地观众的消费力也借着看演唱会有所提升。晓晓是蔡依林的“铁杆粉丝”,作为本地观众,因为有地域和时间优势,所以她的消费支出集中在购买演唱会周边、粉丝装扮等方面。

“粉丝经济”联手“夜经济”:

促进上中下游产业发展  周边酒吧餐饮店纷纷“拉好感”

除提振旅游消费外,借助“粉丝效应”,明星演唱会也能直接促进上中下游产业的发展。“演唱会经济相当于是粉丝经济和夜经济的强强联手,对演出平台、演艺市场、文创周边等都有着直接的产业拉动。”张毅表示。

如在今年的多场大型演唱会中,“广州天体”“广州彩虹灯光”“广州音响”等热词就不断“出圈”。

利亚德(广州)视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提供照明一体化解决方案为主营业务的照明系统运营商。该公司总经理凌子斌表示,广州演艺市场今年的火爆直接拉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发展。“上游包括策划执行方、演员、场馆;中游是音响、灯光、舞台,下游则是宣传推广、艺人经纪、门票管理、安保等。”作为产业链的“中游”,该公司2023年上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其归母净利润达到3.38亿元,比2022年同比增长26.45%。“此外,演出火爆也会吸引大量观众和媒体的关注,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品牌曝光度,也会催生出更优质的舞台声光电设备的迭代发展。”凌子斌称。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在今年也是频频“出圈”。不少观众表示,在其升级改造后,从场馆的安保到无障碍通道的设置都显得“人性化十足”。晓晓告诉记者:“场馆内从无障碍通道到观演座位区域,都有特意为乘坐轮椅的人士提供完善便利的服务,得到了不少外地游客称赞。”

不仅如此,演唱会还带旺商铺、文创等周边产业。以广州宝能观致文化中心为例,今年7月该场馆总计举办了六场大型演唱会,紧邻其旁的至泰广场因住宿便利、餐饮丰富而成为粉丝们的“大本营”,迎来大批人潮;同样还有广州体育馆附近的凯德广场、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附近的优托邦购物中心,正佳广场、天环广场等都迎来庞大的人流。一位从事花艺的老板也告诉记者,今年她主营的花店就曾为多场明星演唱会的粉丝应援布置花艺,公司营业额也是突破往年。

演唱会经济同样带旺了周边一些酒吧的消费。一家精酿酒吧的老板告诉记者,某次明星演唱会当日为呼应粉丝,从酒吧内的音乐播放到门口的海报布置均有精心安排,不少粉丝都进来消费。

“作为粉丝,大家对此通常都会很捧场。”晓晓告诉记者,“偶像效应还是很明显的,比如我们去看演唱会时发现,周边不少酒店、餐饮店都会‘蹭热度’,服务员会在店门口喊‘欢迎×××粉丝光临’,而店内也往往会循环播放对应明星的歌曲,这些行为都很拉好感,大家也乐于在演出结束后去店里再开一场派对。”

政策与数字化双护航

“演唱会经济”可持续还需打造差异化体验、改进票务系统

采访中张毅也表示,尽管今年演出市场火爆,也要认识到“演唱会经济”具有瞬时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需要认识到,今年是恢复线下演唱会的第一年,因此很多年轻人想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后续想要持续通过演唱会拉动消费,覆盖更广人群和更长时段,则需要各个城市在配套方面做出更多创新,注意差异化。”对此张毅建议,广州在打造差异化时可以考虑从发展旅游业、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粤语流行文化发祥地”名片、提供更丰富的餐饮和购物体验等方面入手。

凌子斌则认为,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演唱会本身的质量与体验,离不开政策和技术的双向护航。一方面,演唱会上的音乐、舞台艺术的表达升级,离不开新感官媒介科技的赋能,因此企业可通过科技手段丰富加强观众体验感,如探索数字化技术,使用增强现实(AR)或虚拟现实(VR)技术,为观众提供更丰富的互动体验和更有层次的视觉、听觉享受。另一方面,演艺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市场升级,相关部门可通过优化审批流程、鼓励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扩建场地促进常态化演出、减少场地租赁税、培育本土舞台艺术家等方式来吸引更多优质演出和投资来穗。

凌子斌还提到,从演唱会上游角度考虑,对文化旅游数字化票务系统的跟进,也是对各城市的一大考验。“相关企业可以与在线票务平台合作,提供更便捷的购票渠道,并通过电子票务系统来进行更科学合理的入场管理。”

观众晓晓也提出,对粉丝和观众而言,最希望的就是广州也可在各场演唱会实现强实名制购票,从而保证大家可以通过正规购票渠道抢到票,不给“黄牛”钻空子。

据记者了解,为强化行业自律,监督市场行为,近期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也在不断加强对大型营业性演出的市场监管,从今年6月开展营业性演出票务专项整治行动以来,通过“网上巡查+现场检查”“线索核查+随机抽查”等方式,依法查处未经批准售卖演出门票、炒票、擅自变更演出内容等突出行为,目前省内已有一些票务平台因擅自从事营业性演出经营活动被依法给予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等行政处罚。

文/程依伦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广州一天6场演唱会 全国“演唱会第一城”发力拉动文旅消费
广州日报 2024-12-30
“演唱会+”让“城市流量”曲终人不散
工人日报 2024-11-03
柱子票、栏杆票、墙根票、厕所票……演唱会全程“只闻声不见人”
新华社 2024-06-28
王源演唱会抢票致猫眼“崩溃”,今年演出市场持续火热
​第一财经 2024-06-03
青诉|演唱会门票现四大乱象 多地消协发文表示关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3
假唱、划水、拼盘,观众怒喊退票,演唱会经济何去何从
​潮新闻 2024-05-03
知名歌手演唱会,现场观众高喊“退票”!当地文旅局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4-21
今年演唱会市场持续火热 或将走入更多中小城市
华西都市报 2024-02-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