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承载灿烂文明、记录时代风貌,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近日,北京市相关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馆校合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中小学各学段每学年安排1次以上博物馆主题教学实践活动。
博物馆是大家身边的“诗与远方”。从河姆渡出土的炭化稻谷到大汶口文化的猪形陶鬶,从浩如烟海的传世古籍到镌刻着民族精神的红色文物……我国数千座博物馆的浩瀚馆藏,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让观者身处其间有穿越时空、文化浸染之感。近年来,“到博物馆去”已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校将教学活动亲子活动安排在博物馆,借助这本“优质教材”丰富孩子的成长体验。
“展室”变“教室”,“殿堂”变“课堂”,引领学生走进博物馆,北京有着丰富的资源。三千多年的厚重建城史,留下了无数历史的见证,有基础也有条件打造布局合理、展陈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之城”。截至目前,北京已拥有各类博物馆200多座,平均每10万人拥有0.9座,此外各区还有大量有着展览功能的文化公共设施。随着硬件水平不断完善,博物馆所散发的文化辐射力也大幅增强。统计显示,本市已有近百家博物馆开展了馆校共建工作,通过签订馆校共建协议、举办馆校互动活动等方式,定期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在此基础上推出更广泛的“馆校合作”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博物馆成为常态化的“第二课堂”。
“学校+博物馆”是大势所趋,而如何更好回应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大家探索未知的热情,仍需要更多细化措施。眼下,许多博物馆还是以面向成人为主,“成人化”的布展、解说往往让孩子们不明所以,最后博物馆学习成了“到此一游”。因此,本次指导意见的一大亮点,就是规定要重点围绕北京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对标中小学语文、历史等课程,打造与学校教育相互补的北京市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课件库”;并据此研发更具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的活动,通过制作博物馆手册、口袋书等,增强博物馆学习效果。寓教于乐、融学于趣,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传开去,让每个孩子在博物馆中得到最自然的“生长”,这同样是“双减”的题中应有之义。
到2035年,北京各类博物馆(包括类博物馆文化空间)总数量预计将超过460座,越来越多“私家珍藏”正走向“社会共享”,相信在各方协力下,博物馆这所大学校的潜力将继续迸发,对青少年产生广泛、持久、深入的影响。
文/鲍南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