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抖音发布《2023非遗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5月,抖音上平均每天有1.9万场非遗直播,平均每分钟就有13场非遗内容开播;同时,濒危非遗全类目都通过平台找到了“新观众”。
借助短视频与直播,濒危非遗内容在抖音被更多人看见。报告显示。过去一年,萍乡东傩面具、长汀公嫲吹、恩施扬琴在抖音的播放量同比增长位居前三。此外,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岫岩皮影戏、辽宁鼓乐、泰山东岳庙会等濒危非遗内容的播放量也显著增长。
赫哲族是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擅长用鱼皮制作各种服饰。报告显示,在抖音上的技艺类非遗内容中,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的播放量同比增长最高,龙泉印泥、安岳石刻、南京金箔和徽墨等非遗技艺内容也收获了不少网友围观。此外,在美食类非遗内容的播放量中,九转大肠制作技艺同比增长位居榜首。
传统非遗要从“活起来”到“火起来”,离不开市场和认可和产业的发展。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上非遗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达194%;在平台购买非遗好物的消费者数量为上一年的1.62倍。此外,文旅部发布2022年66个国家非遗工坊经典案例中,包括定瓷烧制、新合索面、黎族织锦等65个非遗项目在抖音打开发展新路径。这也与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非遗传承息息相关。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电商销售额最高的100位非遗传承人中,90后占比37%,带货成交额破百万的传承人数量同比增长57%。
直播不止带货,特色文化展演借由打赏扩宽创收渠道,已成各地非遗在现代“自发造血”的方式之一。报告显示,过去一年,获得打赏收入的非遗主播人数同比增长53%,其中传统舞蹈类增长230%,曲艺类增长102%。在国家级非遗演艺类项目中,位于打赏票房榜单前三的分别是古筝艺术、黄梅戏和越剧。
“00后”王豪杰是绛州鼓乐非遗技艺传承人。8岁开始学习1600余岁的绛州鼓乐,一种只用鼓却能演绎出万千音色的特色民乐,在抖音获赞近200万。95后北大研究生、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郎佳子彧,则将面人郎的传统技法与现代文化结合,在抖音展现了运动品牌联名鞋、圣诞老人款“面人郎”,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注意力。
除了爱分享和观看非遗相关视频外,年轻人还爱在抖音购买非遗产品。报告显示,过去一年,90后最爱在抖音上买非遗产品,00后购买非遗好物总成交额同比增长近2倍。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