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独处,让你的生活慢下来
帆书 原樊登读书 2023-06-06 22:00

最近,知乎出来了一个热度很高的话题,话题讲的是——独处。

其中引用了《说文解字》中关于独处的解释,指其意为“不与众偶”。

几十万讨论的帖子中,不少人表达了明显的焦虑;

大抵是担心自己独来独往,会显得“不合群”,不被身边人喜欢。

还有人担心独处之后,自己会因为“与世隔绝”,而被时代所淘汰。

故而对“独处”,存着些许抗拒。

既向往,又忌惮,陷入犹豫。

看到如此多相似的声音,想说,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独处,可能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

2600年前,悉达多就曾说过,独处,意味着生活在当下,深入观察当前正在发生的事物。

独处不是离群索居,而是主动选择。

积极独处,是一种珍贵的能力。

独处,是解决焦虑的良方

有个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在网上匿名发帖求助,他说:

自己从事的是技术岗位,工作中有很多地方需要钻研。

原本他一门心思想要把下班后的时间用来考证、学习;

可领导同事告诉他,吃饭应酬必须要跟上,不然不利于团队建设。

他很困惑:

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把时间花在应酬上,看似维护了关系,但好像也没有什么实际用处。

而职场上想要往前再进一步,技术水平又是必不可缺的。

他既不想成为同事中的异类,又压不下心底越来越盛的迷茫,久而久之,人越来越焦虑。

这绝不是个例。

现代人的焦虑,往往就是因为受困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假性关系”。

职场上要吃喝应酬,不然晋升无望;

朋友之间要经常联络,不然感情变淡;

贵人大咖要时时互动,不然怎么表达敬仰和感恩?

可某个瞬间,你是否会突然触动,想要寻找一个干净的空间?

那里没有违心的附和,没有随波逐流,不用脸上挂着僵硬的笑容,只有一个自由自在的自己。

解开症结的关键点恰恰是——独处。

娱乐圈中有位出了名的独行侠:朴树。

他会一个人优哉游哉坐着大巴车去看夕阳,也曾长时间宅在家里放空自己。

对他来说,一个人、一把吉他、一首歌,就已经是人生的大圆满。

参加综艺时,伙伴邀请他一起去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他的眉头紧紧皱起,对热闹的排斥明晃晃写在脸上。

他拒绝了去体验摩托车的建议,也不愿意跟人“礼貌性瞎聊”。

他生气又无奈的说:“对我来说最自在的事,就是一个人呆着。”

成年人之间的社交,99%的付出与投入都是无用的。

装作投机的样子去聊天,其实不过是自说自话。

一群人表面敷衍嘻嘻哈哈,心里却都在想着自己的事情。

与其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把注意力迷失在过多无关的信息中,把时间耗费在无效社交上,不过是对生命的浪费罢了。

学会给社交降级,在独处的空间中屏蔽焦虑,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人生命题。

独处,是拓宽眼界的秘诀

有很多人认为,独处会导致自我封闭,进而跟不上外面的潮流,跟时代脱节。

心理学家Kosh给独处下的定义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与别人没有直接来往时,开放、自在觉悟的心态。”

独处能够让人慢下来,清空脑子里的“经验”,置身事外审视事物。

这种略微脱离一点的视角,能够很好地激发大脑本身的创造力。

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每年都会强制给自己两段完全独处的时光,他称其为“思考周”。

每到那时,他会把自己放逐到森林的小木屋中,独自度过7天的孤独时光。

IE浏览器诞生、平板电脑的推出,以及很多关键决策,都酝酿产自于“思考周”时间。

伟大的作品,往往都诞生于独处之中。

诸葛亮草庐中闭关,天下局势洞察于心,《隆中对》应运而生。

雨果把大衣和雨伞锁在橱子里,就是为了控制外出的欲望,在人为创造的独处环境中,《巴黎圣母院》一气呵成。

狄更斯每天都会拿出时间来,独自散步超过十二公里,这一经历和情节在他的《伟大前程》中重现。

行万里路,让人豁达。

而独处,能让那份豁达内化为自己本身的一部分,真正拓宽视野去看世界。

有人曾疑惑地提问:“为什么作家都喜欢独处?”

高赞回答是:“或许,他们只是想要一双冷静看待现实的眼睛。”

独处从不代表着封闭,而是一种更高质量生活的方式。

《深度工作》一书中强调,信息经济时代知识工作者60%以上的工作时间,都花在了处理浮浅事物上。

这类工作不仅产出的价值有限,还会永久性损害人们深度工作的能力。

在无干扰状态下进行的专注活动,能够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

一个善于独处的人,一定是善于思考和接纳的。

独处中,藏着叩问内心的钥匙,亦存有通往未来的密码。

独处,是“自性化”的过程

樊登老师讲《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时提到“人能够学会独处,代表着自我力量的成长。”

孤独是成长的好时期,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时光。

苏轼的一生,正是由独处成就的。

官海沉浮,当年的苏轼,骤然从京城的高朋满座,变为不受待见的闲散之人,打击和落差可想而知。

一路流放、一路贬谪、一路颠沛流离。

来不及多想,他就已经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独处局面。

一开始,他被动接受,在独处中回望前半生的意气用事,反求诸己力戒口舌。

后来,他坦然自适,在世情冷暖和世事嘈杂中,主动用独处为自己辟了一片方圆之地。

他独身一人,布衣草鞋出入阡陌,或江边捉鲫鲜烹鱼汤,或圈地养树种菜施肥。

那些时光,他用来研究美食,号称“走到哪吃到哪”,东坡肉至今为人所津津乐道。

他把时间用来亲手造几间陋室,取名“雪堂”,用来会真正知己之客。

他挑灯夜读,抄书不倦,还捡起了忙碌时早已顾不上的书法,最终也自成一家。

万籁俱寂之时,他写“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把心情诉诸笔端,不光疗愈了自己,还留下了那万千引无数人折腰的诗词歌赋。

孤独的前半阙是迷茫,后半阙是成长。

正是那些独处的时间,成就了让人神往的苏轼。

精神世界的丰富要靠独处来修炼,一如周国平所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这样的境界,唯有独处时才能抵达。”

每个人在骨子里都需要一个留白的空间,一个停顿,就像一段音乐,正是有了休止符才让人产生共鸣。

下次,当碰见不喜欢的聚会,请坚定的拒绝。

当遇到让你很累的关系,请坚定的离开。

互联网上的无数信息,请记得筛选。

活在当下,问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去试着拥抱独处,在留白中去做任何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事情。

精神世界丰盈后映进现实的收获,比任何热闹都迷人。

作者 | 帆书 · 秦大风

来源:帆书 原樊登读书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夜读|群处学闭嘴,独处守内心
有书 2024-08-31
赏读|谢志强:慢下来,才能发现那易逝的露珠
文学报 2024-08-19
财经作家吴晓波谈新书《茅台传》:“在最快的时代让自己慢下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6
朋友圈|慢下来,看见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6
夜读 | 停止内耗,是生活最好的解药
有书 2023-04-07
赏读|陈晓辉:慢下来,无事清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18
夜读 | 独处,决定了你人生的层次
渡兰 2023-02-12
感悟|成年人最稀缺的能力:独处
碧读好书 2022-06-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