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座右铭”一词怎么来的?和最初的“不倒翁”有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0 11:00

这个假期,大家一定对西安大唐不夜城里的不倒翁小姐姐记忆犹新。不倒翁小姐姐的身姿轻盈、轻舞罗扇,一颦一笑之间,将我国传统佳人的绰约风姿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倒翁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玩具,其造型通常分为两个部分,上半身为人像,而且通常被设计为造型滑稽的老翁,下半段则为实心的半球形。由于上轻下重,不倒翁在被扳倒后还能自动竖立起来,因而被人们称之为“不倒翁”。

作为一种古老的玩具,传统的不倒翁常见的制作材质通常为纸身、泥底,还有的则用小葫芦挖净内瓤,内部灌铅做成的“葫芦形”不倒翁。到了后来,还出现了陶瓷不倒翁、鸡蛋壳不倒翁等等。随着科技的发展,还出现了塑料制作的不倒翁。比如,在故宫博物院里,就收藏着一组“赛璐珞”不倒翁。这组不倒翁生产于清朝末年,而所谓“赛璐珞”,其实就是商业史上最早的合成塑料。而如今我们在市场上看见的不倒翁,以塑料为材质的占了绝大多数。

清“赛璐珞”不倒翁故宫博物院藏

不倒翁出现在什么时候,这是一个难以考证的问题。但我想,其出现的时代一定不会晚。考古学家们曾经在属于母系社会的西安半坡遗址中发掘到一种提水壶。这种水壶装水时,就会往一边倾斜,装满水后则会自动立起来,非常方便于打水。到了先秦时期,这种水壶演变成一种“欹器”。《荀子》中讲到,孔子到鲁桓公庙参观,看见“欹器”,问是什么东西。守庙者回答这是放在座位右边喝酒的用具,这种用具很巧妙,当它没有装酒的时候呈倒斜状,酒装得适中,就会立起来,而装得太满,又会倾倒。这之后,后人就将这种东西放在座位右边,用来提醒自己办事做人要适中,不虚不满。由此也就出现了“座右铭”一词。有科学家认为,这便是后世不倒翁的雏形。

至于不倒翁玩具风靡起来,大概是在唐代。五代人王定保在《唐摭言》里曾经记载过,不倒翁玩具是由唐代的“捕醉仙”演化而来的。“捕醉仙”是当时人们劝酒的一种工具,通常由木头刻成人形,上部细,下部粗,上轻下重,扳倒后能自动竖立起来。此外,“捕醉仙”上身雕镂的形貌就像胡人一样,碧眼虬发,且用手指方向,所以又被称作“劝酒胡”、“酒胡子”、“指巡胡”。

东汉釉陶不倒翁

人们在喝酒时,便围桌而坐,把“捕醉仙”放在一只盘子里,并置于桌子中间。随后,由年长者开始用手捻转,使之旋转。当“捕醉仙”停下来时,其手指向谁,谁就得饮酒,然后由饮了酒的人接着捻转,如此往复,直到尽兴为止。由于“捕醉仙”的相貌奇特,旋转时看上去颇为滑稽,因此还有逗乐的作用,常常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元稹曾经写过一首《指巡胡》:“遣闷多凭酒,公心只仰胡。挺身唯直指,无意独欺愚。”描述的就是当时宴会上把玩“捕醉仙”的情景。

也许,后来的人们又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将其造型设计得更加多样化和趣味化,使得这种玩具受到了更多人尤其是孩子们的欢迎。然而,在历史的长河里,不倒翁的寓意却有些变了味。比如,“不倒翁”常被人们用来讽刺那些善于通过权术来长期保持权位的人,带有贬义。

明代画家徐渭便有一首《不倒翁》:“乌纱玉带俨然官,此翁原来泥半团。忽然将你来打碎,通身上下无心肝。”此诗一语双关、入木三分。将封建社会中那些道貌岸然却鱼肉百姓、毫无良心的官僚比喻成不倒翁,深刻揭露了封建官僚对百姓的剥削与压迫。

由此可见,大家都喜欢玩不倒翁,但恐怕并不喜欢被形容为不倒翁。

文/雨林霖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国学|黑乎乎的建盏 咋就成了宋朝皇室御用茶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08
美术馆里,“闯”进来一大群巨型不倒翁
上观新闻 2021-12-15
历史 | 月饼是怎么来的!
文化溯源 2021-09-21
“不倒翁小姐姐”不配当火炬手?什么时候“网红”成了贬义词
成都商报 2021-09-15
体坛短频快 | 西安“不倒翁小姐姐”担任十四运会火炬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9-12
图片故事 | “不倒翁”小哥:创新采茶戏 唱给年轻人听
新华社 2021-07-28
糖油饼制作过程、跳房子的玩法......北京画家“土味儿”手绘八十年代
北京晚报 2020-12-28
从今天起做个“不倒翁”吧!
健康中国 2020-11-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