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清明时节刚刚过去,每年的初春,人们在细雨中扫墓祭祖,也在好天气里出游踏青。一年中大概只有这样的时刻,人们才会认真思考和谈论生与死的意义。这场生死观的探索与思考,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度里也同样存在,对祭祀、墓园等意象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风俗。
尽管文化的差异导致不同的生死观,但只有不断探求、理解生死,才能够解答何为自我、何为世界、何为存在。本期约请几个国家的作者,介绍当地人是如何理解纪念、死亡与生命的,帮助大家读懂不同国家的生死文化的意蕴。
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死亡都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人们不愿谈论死亡却又不能回避,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将面临死亡,都将面对家人和朋友的逝去。即使死亡是自然规律,命中注定,人们也无法消除这种禁忌。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却有这样一家博物馆,通过永久性展览为关于死亡的反思性对话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起点。它的名字叫“生与死的博物馆”。
由非盈利组织运作旨在打破死亡禁忌
“生与死的博物馆”位于哥本哈根繁华的闹市区,是一座大楼的一间小门脸,虽然外表看起来就像一栋普通的民居,但在大门侧面墙上却赫然标注了“生死”字样。我曾作为医护实习生,由学校组织参观了这里。
生死博物馆实际上是由丹麦国家生死协会运作的一个非盈利组织,致力于打破关于死亡的禁忌,确保每个人都能有尊严地告别生命。该协会旨在帮助逝者及家人如何安排最后时刻,引导关于死亡和有尊严离世的话题。这家博物馆不仅为教育系统和普通人群提供关于死亡话题的展览和信息传递,如举办展览、活动等,还提供与死亡有关的实际问题的咨询。
负责教育机构导览的馆员接待了我们。我们参观的主要内容有:最后时刻和有尊严地离世,逝前愿望,悼念与追悼形式。在进入四个主题空间之前,会看到一棵生命树,参观者可以把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愿望和想达到的人生目标写在树叶形的纸片上,然后挂在树上。翻看这些树叶,对参观者而言也是一种心理上的震撼。在留言中,我看到这样一句话:“我希望有一个好死。”“好死”在丹麦语里就是两个极其普通的词,但出现在这样的场景中,却让人感慨良多。穿过片片树叶的缝隙,可以直接看到灵柩室里白色的棺材,这种空间上的反衬预示着生死之间的必然联系,而“好死”则意味着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和满足地离世,这何尝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呢?
不同主题空间体现多角度生命关怀 用宁静、坦然代替死亡恐惧
在“最后时刻”主题空间,屋子被布置成一间普通居室的模样:书桌上摆放着盆栽,墙上挂着画框,还有书柜、椅子和临终者的床。
临终者的床靠窗,据说是为了方便逝者的灵魂飘出窗外。在这样的空间,能让临终者感受到生命最后时刻的宁静与坦然,在爱的氛围中向亲人表达最后的告别与愿望。
在“思考”主题空间,墙壁上列举着一些问题,可以作为对逝者身后事的参考。比如,在哪里举行仪式,如何装饰棺椁,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讣告该如何写,火葬还是土葬,墓碑的样式,葬礼上唱什么歌,社交账号是否关闭还是保留作为家人朋友纪念的网页等。
“最后的告别和葬礼仪式”是摆放棺材、骨灰盒和墓碑的主题空间。棺材里面放着一些逝者希望随葬的物品,比如孙辈送的绘画和小制作。
最后的主题空间就是“悼念和回忆”,从天花板垂吊下来的照片随意摇摆,那种不经意间瞥到的微笑与甜蜜仿佛时光机,带我们回到过去的美好瞬间。
不仅是医学生教学计划的一部分 也成为儿童和年轻人接受生命教育的场所
生死博物馆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社会教育。有很多正在接受社会和医护领域教育的群体把参观生死博物馆,了解死亡当作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和理论学习的补充。通过参观,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在丹麦如何处理死亡和丧葬,促进他们对死亡的伦理讨论和关注,还可以让学生体会悲伤和怀念的意义。对死亡了解得越多,在心理上准备得越充分,将来在工作中越能从容淡定地面对他们的服务对象,如养老院的老人和医院的病人。
此外,我们常常忘记,儿童和年轻人也可能从小就经历死亡,并且在亲人去世时毫无准备,因此学校老师也会带小学生和中学生来参观,让他们有机会了解关于死亡、悲伤和丧葬等难题,还可以帮助他们面对自己,处理失去亲人的痛苦。
这样一个展示生死的场馆的出现,或许让更多的人开始思考他们自己人生的终点,开始在家庭内部以一种更开放的方式和家人展开讨论。
墓园是逝者与生者共享的
充满阳光的美好空间
像“生与死的博物馆”体现出的这种包容和融合的态度,在丹麦的墓园文化中也可见一斑。创建于1760年的哥本哈根北桥墓园是丹麦最大和最古老的墓园,因这里埋葬着许多名人而著名,如安徒生。如今,墓园的大部分区域开放为公园。墓园内草地青青、绿树荫荫。樱花盛开的季节,这里成为赏樱的景点之一。
夏日里,经常能看到草地上趴着看书或听音乐的年轻人,沿着小路跑步的健身者和石子路上推着婴儿车散步的母亲。一些小墓碑散落在草地间,仿佛珍珠般的点缀。像生死博物馆一样,这里也是学生的户外课堂或学习历史及了解某位名人的最佳场所。在丹麦旅游局的官方网站上,也把北桥墓园公园列为推荐旅游景点之一。
在某些文化背景中,墓地是阴森恐怖和不吉利的象征,但在北桥墓园,在墓碑的围绕中,生者享受着阳光和大自然的气息,游走于一座座肃穆的墓碑之间,或许内心还在默默与逝者进行无声对话,因为他们觉得,生者对逝者最好的敬意和怀念是,让逝者仍然与生者共享一个充满阳光的美好空间。
文并供图/卢彦(现居丹麦)
编辑/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