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细胞变性、水肿和坏死的一类病毒性疾病,特指甲、乙、丙、丁、戊这五型,并把它定位为是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那么,对于乙肝,你了解多少呢?
01
感染了乙肝病毒就是得了乙肝吗?
乙肝是感染乙肝病毒导致的肝细胞损害的一类传染性疾病,但乙肝病毒阳性的人群并不一定都有肝炎,这是乙肝非常重要的特点。
乙肝是免疫介导的疾病,感染乙肝病毒后发不发病不仅仅取决于病毒,还在于机体的免疫系统对乙肝病毒是否有攻击性,就像打仗一样,病毒是一方,机体免疫是另一方,肝细胞是战场。
如果机体免疫去攻击乙肝病毒,肝细胞就会被破坏,就会出现肝炎、肝损害。
假如机体免疫不去攻击乙肝病毒,乙肝病毒会在体内复制,病毒量会很多,但不会破坏肝细胞而导致疾病进展,就没有肝炎。
所以感染乙肝病毒只是疾病进展的因素之一,机体免疫是另外一个因素,感染了乙肝病毒不等于就一定是乙型肝炎,取决于机体免疫状态的强弱。
比如得重型肝炎和肝衰竭的都是年轻力壮、身体非常好的人,他们的免疫非常强,会快速攻击乙肝病毒,试图把病毒清除掉,而在这个过程中,导致了大量肝细胞坏死而出现肝衰竭。从这方面来看,机体免疫其实是把双刃剑。
因此,乙肝病毒感染后哪些是病人,哪些是病毒携带者,哪些是稳定者,是要区分对待的。
慢性乙肝需要抗病毒治疗,而其他部分人群需要随访观察,若出现疾病进展表现则及时治疗。
有些特殊情况,只要是乙肝病毒阳性就要治疗,包括家族中有肝硬化或肝癌史、肝组织学检查有明显炎症和肝纤维化、肝脏无创性肝纤维化指标高、以及乙肝病毒导致肝外表现,比如乙肝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等。
还有些情况,只要HBsAg阳性就要抗病毒治疗,包括乙肝失代偿性肝硬化,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药、丙肝小分子治疗,乙肝导致的肝衰竭,乙肝导致的肝癌及乙肝肝移植等。
02
乙肝是怎么传播的?
乙肝是通过血液和体液途径传播的,包括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水平传播主要是通过输血、血制品、破损伤口接触了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医疗性操作和性接触等导致传播。
一般皮肤接触是不容易感染乙肝病毒的,因为正常的皮肤黏膜具有保护力,经过呼吸道、消化道黏膜也不会感染。
但是如果皮肤破损了,接触了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尤其是病毒载量很高的患者,唾液、泪液里都有一定量的病毒,少量病毒进入体内就会造成感染。比如纹眉、穿耳洞、纹身、不洁注射等,都可能造成乙肝病毒的传播;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可能也会被感染。
目前,因为对输血源控制得非常好,输血感染乙肝的风险已经基本消除了。
性传播,包括同性、异性都有可能,性传播风险也比较大。
垂直传播是指从母亲到孩子的传播,或称母婴传播。若在分娩时母亲病毒载量高,则母婴传播概率高。目前,通过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或联合抗病毒药物降低母体病毒载量,可以有效阻断母婴传播,做到零传播。
03
乙肝会有哪些危害?
乙肝的危害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乙肝会发展为重型肝炎,也叫肝衰竭。
肝衰竭分为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肝衰竭的患者病死率比较高,因为大量肝细胞坏死后,导致肝脏不能发挥其合成、代谢、解毒等功能,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引起大出血、严重的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感染等,危及生命。
第二,导致肝硬化。
肝脏反复炎症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慢性进展后会出现肝硬化。肝硬化分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失代偿期肝脏不能正常工作,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比如肝性脑病或肝昏迷、腹水、自发性腹膜炎、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肝硬化的各种并发症都是致命的,所以要预防和控制发展成肝硬化。
第三,导致肝癌。
我国每年有30多万肝癌和乙肝相关,乙肝导致肝癌的病死率高,危害严重。肝癌早期发现(3厘米内),通过介入、射频治疗等,或手术可以长期存活,晚期肝癌则预后不佳。因此,应定期检查,早期发现肝癌,早期治疗。
除了这三种会危及患者生命的危害,对患者身心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很多患者会产生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问题。
目前总体来看,乙肝通过合理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减少并发症,有效阻断疾病的进展。
感染乙肝病毒后,建议到医院感染科或肝病科检查评估,积极抗病毒等治疗,可以阻断疾病进程,减少危害。若暂时不需要治疗也要定期检查,发现疾病进展及时治疗。
作者/王贵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主任委员
审核/刘京山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主任医师
选送单位:中华医学会
编辑/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