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3-01-18 08:15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全年经济数据显示,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再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

面对风雨冲击,成绩殊为不易。如何全面准确认识过去一年取得的经济成果?亮眼“成绩单”背后,中国经济底气何在?当前形势下,2023年国民经济将有怎样的前景?记者进行了采访。

面对国际环境的严峻考验和疫情反复的巨大冲击,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再上新台阶

回顾2022年,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国内经济受到疫情散发多发、极端高温天气等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反复冲击,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显现,超预期因素冲击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

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大局,提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引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

“二季度前期,受一些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国民经济一度出现下滑,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力促经济顶住压力企稳回升。”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现在德国已经公布了全年经济增速预估数,为1.9%;据IMF预测,美国、日本2022年GDP增长都不会超过2%。在这么多超预期因素反复冲击下,我国GDP3%的增速是一个比较快的增长速度。

“另外,我国的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了1100万的预期目标。”康义说,去年12月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5%,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消费价格温和上涨,CPI全年上涨2%。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总体向好,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按年均汇率计算,折合美元约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从人均水平来看,202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8569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2741美元,连续两年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

“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持续提高,意味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国际影响力、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意味着我国发展基础更牢、发展质量更优、发展动力更为充沛,意味着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空间广且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康义说。

“总的来看,2022年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康义说,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的复杂局面下,面对诸多超预期因素冲击,能够交出这样的成绩单殊为不易、成之惟艰,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服务业加快恢复、高技术产业增势较好、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一系列亮点彰显中国经济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过去一年,以稳为前提为基础,以进为方向为目标,我国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宏观经济大盘总体稳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较好。202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72138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2.2%、12.1%。高技术制造业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7.6%、27.2%;高技术服务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研发设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6.4%、19.8%。

在服务业方面,行业整体保持恢复态势,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2022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1%、5.6%。1至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8.3%、8.1%。

此外,货物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20678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出口239654亿元,增长10.5%;进口181024亿元,增长4.3%。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2.9%,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0.9%,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机电产品进出口增长2.5%,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9.1%。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胡敏认为,2022年宏观经济呈现三大亮点。“一是在结构转换升级中新的增长动力依旧强劲,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力;二是在保持物价平稳态势中实现了民生的有效改善;三是在扩大开放中外贸结构在继续优化。”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胡敏说,2022年,在巨大考验和冲击下,我国经济仍然取得了3.0%的增长,明显高于全球经济增长水平,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粮食能源保供稳价,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根基进一步夯实

“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8653万吨,比上年增加368万吨,增长0.5%。其中,夏粮产量、早稻产量、秋粮产量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9227万吨,比上年增长3.8%。

满满的粮仓,稳稳的粮价。从价格看,2022年国际粮价大幅上涨,小麦、玉米价格月度同比涨幅最高达到74%和36%,而我国小麦、玉米价格走势较为平缓,走出了与国际粮价飙升完全不同的行情。成品粮零售价格更为稳定,2022年36个大中城市大米零售价比上年下降1%,面粉零售价比上年上升3%。

与此同时,面对地缘政治冲突导致能源价格上涨局面,我国着力保障能源供应,有效应对输入性通胀压力。2022年,我国煤炭总产量达45亿吨,原油产量达2亿吨,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超过1.2亿千瓦。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平稳运行。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重点燃煤发电企业煤炭综合平均到厂价每吨846元,同比下降13%,而国际煤炭价格则上涨了1倍以上。

“在全球粮食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我国价格形势保持平稳,与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的高通胀形成了鲜明对比。”康义表示。粮食和能源量足价稳,有力稳定了市场预期,成为稳物价的“压舱石”。2022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低于3%的预期目标,更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帮助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持续挤压药品耗材虚高价格水分……记者注意到,近期多个部委召开年度工作会议,纷纷开出系列“民生清单”。

过去一年,我国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9%,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政府对居民收入保障加强,全国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5.5%,快于全部居民收入增速。民生领域投资增加,2022年社会领域投资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26.1%,比上年加快6.6个百分点。

“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和稳住预期,对于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讲师邓晓表示,通过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和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牢牢兜住民生底线,有效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生产生活秩序有望加快恢复,增长内生动力不断积聚增强,2023年中国经济必将整体好转

“熟悉的烟火气回来了。”行走在北京街头,不少商圈客流迅速回升,餐饮、文娱等场所又开始排起长队,群众生产生活有序回归正常。数据显示,元旦假期,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的粮油食品、饮料、日用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1.3%、10.2%、2.6%;“2023全国网上年货节”前5天网络零售额达2080亿元,比上届同期增长4.7%。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对于2023年中国经济前景,全球为之瞩目,社会高度期待。

“2023年中国经济一定会整体好转。”多位专家表示,随着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以及基数效应形成的一定支撑,我国生产生活秩序有望加快恢复,增长内生动力不断积聚增强,给经济恢复发展带来重大积极影响。

康义分析称,我国长期积累的物质基础雄厚,产业组织能力和产业链韧性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明显,新动能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红利持续释放,宏观调控经验丰富。这些优势将给2023年的经济增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2023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推动经济实现整体好转,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认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坚持抓主要矛盾,抓关键环节,带动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

在具体政策建议上,多位专家聚焦内需消费领域。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表示,着力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当务之急。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针对这一现实问题,2023年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同时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有利于恢复消费扩大内需,从而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去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要求持续提升传统消费、积极发展服务消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等,从而全面促进消费和加快消费提质升级。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郭丽岩表示,当前,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增多,随着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步伐加快,以及鼓励“三孩”等生育政策加速落地,老年人和少年儿童消费有望加快扩容升级,并带动相关群体和家庭消费。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结构优、增长快,外贸再上新台阶
光明日报 2024-10-29
中国经济基础更稳趋势更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0
三大指数同步回升折射中国经济复苏暖意
新华社 2024-03-31
增速5.2%是中国经济光明论最新注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8
半两财经|国家统计局局长16字评价2023年中国经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7
中国经济景气水平回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10-01
半两财经 | 该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形势?统计局副局长: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势没有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2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势没有变
经济日报 2023-09-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