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戈大立代表:北京演艺市场恢复势头强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17 14:51

WechatIMG7669.jpeg

近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在召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繁荣发展首都文化,着力打造“演艺之都”,推进“大戏看北京”。北京市人大代表、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戈大立表示,看戏已经成为很多北京的市民文化消费方式之一,如今,北京演艺市场恢复势头强劲,需要继续增加演出供给,繁荣文化市场。

北京市人大代表、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戈大立认为,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首都北京的文化消费一直都走在前列。北京的观众群体相对稳定,观众拥有一定的文化积累,看展、读书、看戏是很多北京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北京还有很多白领、学生,都是文化消费市场的主力。此外,随着公益性演出的推广,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在家庭消费中已经不占很大比重,越来越多的人负担得起。

此前,受疫情影响,人们到剧院看戏的观影习惯一下子被打断了,戏剧市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如何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演出数量、让人们重新回归剧院是当务之急。戈大立说:“防疫转段,北京的票房市场在2022年12月底的时候‘瞬间’好了起来,从目前来看,恢复的势头很强劲,说明北京的文化消费需求量大,目前要做的就是赶紧把演出量继续跟上。”

戈大立表示,国家大剧院正积极打造表演艺术中心平台、主题原创艺术平台、艺术普及教育平台、综合艺术展示平台、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数字文化传播平台“六大平台”,“国家大剧院本身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带有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属性,在追求票房和效益的同时,如何为公众提供高端的、为大众所接受的文化服务,以更惠民的票价、更优质的作品,让更多人走进剧场,是我们所需要持续思考的”。

如今,丰富的沉浸式演出,搭载了数字化技术,让整个舞台效果格外惊艳。这十年来,数字技术给演出形式带来了很大的改变。戈大立认为,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数字技术让灯光、道具等舞台场景搭建变得更加智能,同时也能给演出带来不一样的观感。“这也表明了我们的创作者在慢慢接受数字化的内容,融入到了创作中,也会改变创作和演出方式。这就要求戏剧创作者要有一个更高的视野去看未来的发展,丰富戏剧的表现方式,满足多样化的观影需求。”

戈大立认为,文化市场供给应该是多样化。不论是歌剧、话剧,还是戏曲、杂技、相声,他们的存在有着很重要的自身价值,满足老百姓的不同口味。不论是大剧场,小剧场,还是高雅的、通俗的,各类文化现象发生得越多,就意味着这个城市越活跃,能够诞生更多作品。

“很欣慰地看到,这次‘大戏看北京’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北京的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引领性和示范性,引领着中国文化的走向”,戈大立说,“打造演艺之都,推进大戏看北京,这不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而是一个几十年、上百年的工程,需要一步步脚踏实地地去琢磨”。

展望未来,戈大立充满了信心:“北京拥有完整的戏剧产业链条,相对电影电视剧,戏剧的生产周期较短,再加上疫情后社会加速恢复,戏剧市场会加速繁荣。随着国门慢慢打开,国外的优秀团体也会涌入北京,北京作为演出市场的龙头,市场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广阔,未来的市场可能会更加丰厚,竞争也会更加激烈,这也激励着戏剧从业者不断提升自己,提供更多好作品。未来,老百姓也必将能够享受到更多文化大餐。”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峻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京剧秦腔合班同台 两大剧种探索跨剧种互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7
大幕拉起,好戏鸣锣,“大戏看北京”2024展演季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4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三大演艺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3
观演|马德里弗拉门戈舞团经典舞剧《卡门》于民族文化宫开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4
两会声音|王炳燃代表:建设“演艺之都”需要对观众群更精准补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9
北京演艺市场强劲复苏 2023年票房收入逾23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4-01-09
新空间、新现场、新演艺 《猫神在故宫》亮相2023服贸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2
广东:户外音乐节持续火爆 小剧场演出进驻核心商圈 演艺市场“井喷”
南方日报 2023-08-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