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方舟’用爱温暖了我们”
中国青年报 2022-11-24 13:07

11月的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丹戎不碌港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执行“和谐使命-2022”任务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于11月10日至18日来这里访问,采取码头门诊和船上诊疗相结合的方式,提供为期7天的医疗服务,受到当地民众热烈欢迎。

这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第十次走出国门。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守护和平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与生俱来的使命。伴随着人民海军不断延伸的航迹,“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用守卫和平的实际行动,让更多的国家和人民感受到中国温和的力量、大国的担当。

为爱远航

当地时间11月10日9时许,印尼首都雅加达外海舰船往来、碧波荡漾,“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正缓缓驶向丹戎不碌港。不远处,印尼海军“三宝垄”号医院船与“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擦肩而过。

这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到访雅加达的第一天,当天是印尼第77个国家英雄日。印尼社会事务部与印尼海军在“三宝垄”号医院船上举行撒花仪式,通过纪念英雄激发民众热爱祖国、珍爱和平的热情。

两个同样爱好和平的民族,两艘同样致力于救死扶伤的医院船在海上相遇,这是一种巧合,也是一种昭示。

近年来,“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多次圆满完成海上伤病员救治后送、重大灾害应急救援、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救助等重大任务,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这种赞誉,来自每名任务官兵的努力付出。当听说将要执行“和谐使命-2022”任务时,官兵们争先恐后报名。

医院船舱段兵、二级上士闫永胜在婚礼当天下午得知任务后,立即做通妻子和双方父母的工作,第二天就赶回部队。

党的二十大代表、海上医院护士长陈静刚参加完大会回到单位,就立即投入任务准备,把“冒着热气”的理论解读和参会感悟带给任务官兵,勉励大家“立足岗位,不断提高临床医疗和护理水平,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为更好地开展医疗服务,医院船从舟山出发后,海上医院常态化进行海上联合搜救、伤病员救治等演练。航渡途中,他们抓紧开展远海卫勤演练,海上医院17个诊疗科室反复锤炼突发情况处置,演练检伤分类、紧急救治、专科治疗及手术、医护和医疗保障等内容,有效锤炼海上医院应急救治伤病等综合能力。

和平需要守卫,这也是中印尼两国人民的共识。11月18日上午,“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结束对雅加达的访问启程回国。印尼海军“三宝垄”号医院船专门邀请“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在欢送仪式结束后进行了联合通信、灯光旗语、编队航行等课目演练。

守护健康

进行快速补液、降温等对症治疗后,79岁的印尼老人Kamalu逐渐苏醒,血压慢慢恢复正常……11月13日,雅加达丹戎不碌港码头诊疗区烈日炎炎,前来就诊的Kamalu在候诊时突然晕倒,正在诊疗的心内科陈峰教授和感染科李奕教授立即上前抢救,迅速判断为中暑导致的直立性血压休克。

老人苏醒后,医护人员为老人写下后续诊疗建议,并协调当地卫生部门派车送他回家。老人感动地连连说:“MA KASIH!”(印尼语:谢谢)

当天,“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军医救治印尼老人的视频和图片在当地网络上广为传播,收获点赞无数。

“MA KASIH”应该是那些天当地民众对中国海军医务人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了。亲身体验了“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提供的免费医疗服务后,不少当地民众一遍又一遍地表示感谢。

11月13日,“和平方舟”号医院船3号手术室内,海上医院整形外科薛春雨教授正在为当地一名小女孩儿董芳鹭做色素痣切除手术。

鹭鹭左足跟外侧长了一个长约1厘米的椭圆形色素痣,最近1年来局部经常痒痛,而且生长速度较快。听说医院船来访问雅加达,鹭鹭的父母赶紧联系上了船上医生。

由于鹭鹭年龄较小,一进手术室就哭闹起来。现场参加手术的护士刘娟灵机一动,用手术橡胶手套吹了个气球,还在上面画了一个可爱的笑脸,孩子看到气球很快安静下来。

鹭鹭拿着气球,没有再哭闹。医护人员不停地安慰她、哄她开心,手术很快顺利完成。

看着女儿刚做完手术就能下地走路,鹭鹭的父母既激动又感动,父亲董先生给薛春雨发了一条微信:“你们就像孩子的亲人!”

这些年来,“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多次执行“和谐使命”任务,官兵们始终把“生命至上”举过头顶,用“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带给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国籍的人满满的温暖,成为世界人民心中的“生命之舟”。

雅加达女子Indreswar长期昏迷导致瘫痪,医院船与科威特、哈萨克斯坦、尼泊尔等国的医疗专家为她展开了一场线上联合会诊,参加会诊的杨波教授说,“尽最大可能帮助印尼当地群众,是我们的心愿。”

6岁印尼男孩Aiden从小被诊断为漏斗胸和先天性心脏病,医院船会同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心内科、心外科和脊柱骨科专家,进行远程会诊。离开时,Aiden为医护人员送上自绘的手工画,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小男孩纯真的谢意。

印尼海军卫生防疫部门主管Wahyuni几乎每天都到诊疗现场,他注意到,中方医护人员为候诊病人提供了休息的折叠椅,给哭闹的小朋友送上熊猫公仔、小扇子,还为中午仍在等候就诊的民众准备好热腾腾的中式盒饭。“非常周到!”他感动地说。

前来就诊的当地民众说,“他们为这里的民众带来健康和希望,‘和平方舟’用爱温暖了我们。”印尼国民军舰队司令赫鲁·库斯曼托中将参观医院船后激动地表示,“希望这个伟大任务为所有人民带来福祉。”

传递友谊

收到印尼海军医院麻醉医生Lila的邮件时,正在准备次日离港相关工作的海上医院医务助理岳智浩发现,那时已是当地时间11月18日0时10分。

“感谢你们今天送的礼物,希望以后有更多机会进行医学交流。”Lila在留言里说,她当天刚做完手术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发来邮件表达谢意,“明天是个好日子,你们要起航回国,把我的祝福带给你们和你们的家庭,祝你们健康、开心!”

11月17日是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天,当天上午,丹戎不碌港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前来就诊的印尼民众冒雨排着长队候诊。印尼海军卫生部门代表一行,专程赶来看望在码头上忙碌的中方医护人员。

Lila所说的礼物,是中方医护人员送给她的一把画有中国山水的折扇、一个印有福字的中国结吊坠和一对熊猫公仔。

山水画、熊猫、青花瓷等这些中国元素让Lila爱不释手。随船翻译李珊跟她解释了福字的寓意,“福字在中国象征着美好,很多中国人都在家里挂福字,希望它能为你们带来福气。”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这是11月14日下午,此次任务指挥员邱文生、焦占锋少将拜会印尼海军军事海运司令阿古斯·哈里亚迪少将时,赠与对方的一幅书法作品上的字。

中印尼两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汉代,两国人民就克服了大海的阻隔,打通了互通有无的往来之门。2013年,两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了包括雅万高铁在内的多领域交流合作。“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这次访问,进一步巩固了中印尼双方的深厚友谊。

在丹戎不碌港码头诊疗区,中方医护人员重逢了一位老朋友,她是曾在海军军医大学学习过的印尼籍学员茵达。听说“和平方舟”来雅加达开展诊疗服务,她作为志愿者加入到义诊任务中。

2008年10月,茵达到海军军医大学参加为期半年的临床护理培训班,在学习急诊、感染医学等方面取得很大进步,她也跟很多老师和同学结下了深厚友谊。

“我对那里的印象特别好,老师非常亲切,感谢你们来印尼为民众开展诊疗服务。”茵达说。

完成在海军军医大学的学习回印尼后,茵达成为当地一家医院的感染科护士长,在工作岗位上为患者提供周到、专业的护理服务。

“她把我们的护理技术、护理管理理念和严谨求实的作风带回了印尼。”海上医院码头诊疗区护士长李海燕是茵达培训时的老师,她说,“茵达就像一位友好的使者,连接起中印尼民众之间的美好情谊。”

展示形象

“我爱你,中国!”11月16日,“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外科诊室里,来自印尼泗水的姑娘Qoni,在船上享受到优质高效的体检服务后,激动地向在场医护人员大声表示感谢。

诊疗现场,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参赞潘永录说,“‘和平方舟’作为一个窗口,让印尼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海军。”

很多当地民众只是过来做一些简单的检查,并不一定是就诊,“其实,他们是想来看中国。”潘永录参赞说,通过“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这扇窗,更多的国外民众看到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参观‘和平方舟’号后,我对中国人的印象更好了。他们热情、友好,医术精湛,服务周到。”29岁的雅加达民众Zie Azizah在海上医院呼吸科接受诊疗后感慨说。

“原来中国人非常友好,乐于助人。”35岁的南雅加达民众Desi接受免费诊疗后,也有着同样的感受。这是Desi第一次体验“和平方舟”的医疗服务,她说自己之前对中国了解不多,“这是一次非凡的体验,以后有机会要去中国看看。”

11月14日,印尼国民军舰队司令一行5人来“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参观,海上医院中医理疗科主任李伟红向他们介绍针灸、艾灸、拔罐等中医疗法。

随行的联络官Tetuko Sagala随即询问中医能否治疗失眠。李伟红为他把脉后,现场实施了针灸,并在他的右耳神门穴贴了一张王不留行籽耳穴贴,还提供了一些有助睡眠的建议。

“没想到,不打针、不吃药也能治病。”Tetuko Sagala惊喜不已。

看到对方如此认可并喜欢中医,李伟红特别开心:“我在用中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这已是李伟红第三次参加“和谐使命”任务了。每次任务,她所在的中医科都是船上的“网红科室”,慕名而来的国外民众络绎不绝。

“他们可能不认识我,但他们肯定都知道中医的疗效。”李伟红说,“我要用中医来更好地服务各国民众,用中医传播中国的和平理念,让世界通过‘和平方舟’更好地了解中国。”

文/孙飞 王裴楠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