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不因疫情耽误患者救治应当成为共识,这才是“生命至上”该有的样子
				
			侠客岛
			2022-11-10 13:59
								
		
		
		
		
		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如何才能消除大家的“封控恐惧”?近日,两地用实际行动作出了表率。一是重庆,71岁的胡大爷突发心梗,在黄码+无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情况下,重庆市中医院的医生当机立断:“抢救生命,不必等核酸结果!二是青岛,封控小区里一患儿需进行手术,在网友转发呼吁“救救孩子”后,社区与当地防疫部门积极跟进,最终解决。
岛叔想说,这才是“生命至上”该有的样子。疫情防控与治病救人本就不矛盾。有关部门也一再重申,疫情防控本身是为了人民的健康,不能因为疫情防控而耽误患者救治。
但不少地方把“生命至上”扭曲为“甩锅至上”“避祸至上”,机械、冷血执行防疫政策,搞出“人死不死没关系,关键别让我担责任”的混账逻辑。不仅酿成不少惨剧,更严重动摇群众对防疫政策的信心,破坏疫情防控工作的大局。这种由“防疫官僚主义”造成的次生灾害,一定要刹住!
解决疫情防控领域的“四风问题”,要靠制度建设。上面两个事例之所以能解决,在重庆靠的是医生们的担当,在青岛靠的是居民网友们的呼吁。但这两种力量都不够“常态化”。疫情防控已经常态化,推动事情向好的一面发展的力量,也应该常态化。我们应该跟踪关注:重庆中医院的医生们有没有因此受到处分?会不会得到嘉奖?参与救治人员后续要隔离多久?这种隔离带来的“工作减员”对医院冲击大不大?如果不大,可不可以形成固定的应急救治模式,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相同的,全国各地社区,能否也推广出一套封控期间的应急救治方案?
疫情防控,一线医护、基层人员压力最大也最辛苦。我们要想尽办法,做好制度建设、渠道建设和免责机制,卸下他们的思想包袱,给他们提供充足的问题解决工具,让他们下次再面对类似难题时,能够理直气壮第一时间作出正确选择,再无后顾之忧。
编辑/赵红信
相关阅读
    	    	
    		
			生命至上,始终护佑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人民日报 2022-12-30
			人民日报仲音:生命至上,始终护佑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人民日报 2022-12-30
			浙江:“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
				浙江宣传 2022-11-29
			新华社疫情防控三连评
				新华网 2022-11-28
			坚持人民至上,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
				光明日报 2022-11-28
			落实落细,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新华社 2022-11-26
			侠客岛评层层加码导致农民毁菜:民以食为天都要忘了吗?
				侠客岛 2022-11-23
			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人民日报 2022-11-13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