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人民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搬迁至银川附近的永宁县境内,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不断克服困难,通过艰辛的探索与勤恳的劳作,共同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了寸土寸金的“金沙滩”。 随着2021年电视剧《山海情》的热播,宁夏闽宁镇的故事广为人知。
为致敬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果,国家大剧院根据同名电视剧改编,与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联合出品,推出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9月30日晚,该剧在国家大剧院拉开了首演的大幕。
演出当晚,吕嘉携手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管弦乐团与歌唱家王宏伟、龚爽、金郑建等一众主演们全情投入,以饱含真情的表演和高水准的演唱和演奏,在舞台上再现闽宁镇的发展传奇,打动了全场观众。
民族歌剧《山海情》由作曲家孟卫东,编剧易茗、导演王筱頔等艺术家组成主创团队,该剧剧本写法沿袭了《小二黑结婚》等中国传统歌剧的样式,即所谓话剧加唱,这样的呈现形式,使得戏剧节奏紧凑,同时也十分易于普通观众聆赏。
“既要考虑这个戏的特殊历史背景、民族音调、人物性格及音乐的戏剧性和地域性,又要顾及大多数观众对民族歌剧的欣赏习惯,挺难的。”在孟卫东看来,好听是第一位的,“观众爱不爱听,演员爱不爱唱?这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他充分吸收宁夏“花儿”等民间音乐元素,旋律优美,朗朗上口,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与民族音乐风貌。
尽管舞台剧篇幅有限,但编剧易茗希望尽可能地保留住电视剧原作的故事主线和主要人物,他把原作中满腔热血的青年干部得福、灵秀倔强的农村姑娘水花、真诚智慧的援宁干部陈金山、有情有义的得宝、单纯善良的麦苗、憨厚质朴的喊水爹,都悉数搬上歌剧舞台。
开场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的唱段《苦脊甲天下》,形象地展现了西海固地区“十年九干旱,路远沟连连”的地理环境,刻画出生活悲苦、出路难寻的百姓群像。饰演得福的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一开嗓,就把西北汉子的率真、青年干部的坚韧和魄力拿捏得非常到位,浓郁的西北韵味也让人物真实可信。在唱段《圪梁梁上喊苍天》中,伤感、高亢的旋律,表达了得福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无助心情。
在王宏伟看来,得福这个角色朴素真诚有韧劲儿,为了演好这个离自己生活较远的农村青年,王宏伟下足了功夫。“我每天睡觉之前都要把导演和作曲家讲过的内容过一遍,好好地消化,第二天大声地说台词。这次我意识到了台词和表演的重要性,更加注意对手的反馈。”在一次次和角色碰撞的过程中,王宏伟逐渐走进了角色,“随着我对这部剧更深入的舞台实践,为大家呈现更好的得福。”
剧中水花的命运牵动着观众的心,女高音歌唱家龚爽嗓音甜美,表演生动,把水花从渴望爱情的小女孩转变为坚强女性的这一过程,塑造得极有层次。孟卫东把最美的旋律写给了水花,其中,《花儿三唱》是水花最具代表性的唱段,朗朗上口的旋律在剧中多次出现,在不同的情境中唱出不同的情绪,唯美而触人心弦。此外,她与得福的对唱《心中有个尕妹妹》曲调悠扬,刻画了年轻人互生情愫的纯真与美好。
接到饰演水花的任务后,龚爽既兴奋又有压力。为了塑造真实可感的人物,导演王筱頔要求所有演员在对白部分使用方言,身为湖北人的龚爽要在很短的时间里说好西北话,这是个巨大的考验,而水花这个角色的魅力始终打动着她,“水花是一个坚韧不拔的女性角色,作为一个女性接受命运的安排,在此基础上去开辟自己的新生活,在她的身上从没有抱怨和不满,这对我们是有启示的。”
对于饰演福建援宁干部陈金山的金郑建来说,要在满台的西北口音中,用刚学会的闽普完成台词,如同逆水行舟,难度可想而知。金郑建饰演的陈金山充满正义,又颇具幽默,他的唱段《走遍西北的山》,唱出了闽与宁两地的山海情深,也道尽了浓浓的家国情怀,令人心潮澎湃。此外,梁羽丰饰演的得宝与吴梦雪饰演的麦苗、刘珊饰演的李太奶奶、关致京饰演的农村老汉喊水爹等角色个性鲜明,也都令人印象深刻。
戏剧呈现上,导演王筱頔注重体现人文主义,通过细腻的处理,表现出大时代中小人物的真实情感,讲述其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有别于电视剧多景别、多视点、多线性的叙事方式,歌剧《山海情》力求在舞台方寸间有序地承载“天高地阔”的空间立意,突破舞台的局限去传达更多的信息。该剧舞美设计季乔有着丰富的视觉经验,他吸收、融入宁夏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元素,运用“诗化”的空间语态,打造广博的戏剧意境。此外,多媒体材质的运用克制而简洁,在两块冰屏间展示出天地朗阔的宁夏气象。多媒体影像与实景的多维景别转换、叠加,给观众们带来了想象力并使其沉浸于戏剧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晚观看首演的观众中,还有国家大剧院通过公益座邀请的北京市脱贫攻坚优秀个人代表,他们携家属一同观看了这部讲述他们身边故事的民族歌剧。首场演出过后,10月1日晚,将由马小明、徐晶晶、陈大帅、马腾、陈滢竹等另一组演员,继续带来精彩的诠释,该剧本轮演出将持续至10月5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