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共同编制的《“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正式公布。规划明确,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创建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科学素质是人类发展指数之一,科学素质的提高与一个国家公民的素质和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也是建立文明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要提高科学素质,就需要界定科学素质是什么。
国际公众科学素质促进中心主任、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勒指出,科学素质(Scientific Literacy)是指公众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能力,包含多个内容:认识和理解一定的科学术语和概念的能力,有科学推理的基本能力,理解包含科学技术内容在内的公共政策议题的能力。
中国于1999年提出的“公民科学素质标准”(2049计划),将科学素质概括为对于科学知识、对于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对于科技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了解程度三个部分。
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需要根据国情推进,做到有的放矢。中国的国情之一是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不同人群之间科学素质的参差不齐。参差不齐虽然是自然和社会的普遍现象,但是也指出了一种努力的方向:补齐短板,就能有效提高增量。
中国的差异表现为,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城市和乡村、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中心地区与边远地区等的差异;同时也体现为受教育程度高和较高群体与受教育程度差和较差群体,以及男女老幼不同群体的差异。
2021年中国科协发布的第11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东部和西部地区科学素质差距为4.8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分别达到了13.75%和6.45%,城乡差距达7.3个百分点;60至69岁公民、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的科学素质水平均低于5%。
根据这些特点,“十四五”期间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路径应当是,从过去的平均对待到目标群体重点对待。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就体现了这个思路,并提出了行动纲领,对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的方式。对青少年,要“保护学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和想象力”,意味着需要从青少年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着手,通过课堂、传媒、科学活动等,在理论和实践上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同时在孩子心中根植科学梦想、培养科学兴趣。
对于老人,首先是要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实施智慧助老行动,普及智能技术知识和技能,提升老年人信息获取、识别和使用能力。在这些方面的提升,有助于老人辨析网络信息和谣言,避免上当受骗,尤其是电信诈骗。
除了根据不同群体特点进行科学传播,还需要建立和健全相关机制。一是建立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对科普群体进行政策保障,让科学家、专业人员、科学作者等能够科普、愿意科普。其次,可以通过融媒体打造科学传播的矩阵,全面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同时,国家需要对科学场馆等进行投资,如建设各类科学中心、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动物馆和植物馆等。
从这些方面着手,才能切实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让学科学、爱科学成为社会风尚。
文/张田勘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